标签:
杂谈 |
那个曾让我在电视前守侯了数个晚上的“别了温哥华”是我对这个城市的初步印象,只记得这里竖满了把细长脖子伸向似乎永远都是灰色的天空的高楼大厦。
温哥华果然也是如此,他有着“玻璃城”的称号,大多数高楼都是玻璃的罩面。这里的阳光在冬季吝啬得要命,早上7点多天才蒙蒙亮,到了下午4点多又毫不留情地拂袖而去,只留下太平洋海岸的清冷。http://img64.pp.sohu.com/images/2007/2/28/1/23/1119ad85d83.jpg
http://img64.pp.sohu.com/images/2007/2/28/1/23/1119ad81acc.jpg
据说,第一批中国移民是经由旧金山来到加拿大的,最初就是定居在温哥华。温哥华的中国城是北美最早的几个中国城之一。这里原来是广东人的天下,到处都是讲粤语的。只是在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加拿大移民政策的改变,中国大陆移民大批移民加拿大,才改变了这里华裔人口的结构,现在,普通话已经有取代广东话,成为了这里华裔移民的通用语言的趋势,以至于在温哥华的日子里,我们几乎都没有多少机会讲英语。
华灯初上之后,看着俊男靓女们挽着手走在罗布森(Robson Street)街上,禁不住跟着他们的脚步,踏着雪后初溶的积水也徜徉在浪漫的人流中。
温哥华的大型购物中心、商场和知名零售商遍布大温哥华地区。罗布森街是市中心最繁荣的街道之一,满街都是世界名品店,逛累了还有路边的咖啡店可以打尖。
与罗布森街垂直的格兰维尔街(Granville Street)有知名的希尔氏百货(Sears)和港湾百货(The Bay)。和罗布森街平行的乔治亚街(Georgia Street)则有全市最具规模的太平洋购物中心(Pacific Centre Mall)。太平洋购物中心是导游推荐给我们的购物点,但是因为国内的北京上海几乎什么都买得到,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再大的购物中心也不具有绝对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