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对于大马士革,马克·吐温这样写道:“她不是用年、月、日来衡量时间,而是以她所目睹的历经兴衰成败的帝国王朝来衡量。她拥有不朽之躯……大马士革经历了世间发生的一切,而她巍然依旧……她曾经看到过上千个帝国风干了的尸骨,并能在将来看到上千个王朝的坟墓”。
阿拉伯古书中曾这样写道:(真主宠爱谁,就把谁安顿在大马士革。)阿拉伯谚语中说道:(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上,大马土革与它齐名。)在当地居民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美妙的故事: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第一次来到大马士革城外,剎时被全城绚丽景色所震撼,眐了一会儿,接着转身往南走。随从问其因,穆罕默德解释:“人只能进天堂一次,大马士革是人间天堂,如果我进了这个人间天堂,身后怎能再进天上的天堂呢?”
大马士革城既古老又年轻,既充满历史又充满现代感。许多文明都曾在这里繁衍过,并与之共存,但她仍然保留了自己的印记,没有因此而丧失了她自己的特点。历史学家们把她称为“香城”、“沙姆”。
大马士革建在丝绸之路陆路岔口的古塔绿洲上,正对黎巴嫩山脉,位于黎巴嫩山脉和叙利亚沙漠之间的地带。
大马士革古城由一道具有城门的防卫城墙围护,她的布局保持了自倭玛亚王朝的哈里发时期形成的风格,城市设计保留了一些罗马和拜占庭时期的规划结构(例如按照四个方位基点进行定向的街道)。带有篷顶的市场、旅行车队的圈地、宫殿、光塔和顶塔等都证明了大马士革古城起源于伊斯兰教的历史。在其众多的古建筑中,记载古城不同时期发展历程的大清真寺是朝圣者的首选;它也是伊斯兰教最神圣的地方。其建筑结构影响了叙利亚(尤其在阿勒颇和哈马)、土耳其(迪亚巴克尔)、西班牙(科尔多瓦)以及其他一些地区清真寺的设计规划。
大马士革大清真寺独特而完美,其建筑影响深远。倭玛亚王朝的哈里发时期的整体建筑是大马士革进入黄金时代的有力证明。其宗教性建筑是大马士革作为穆斯林城市的天然例证。
对大马士革,我最大的向往就是到她的集市上去购物。至于倭玛亚大清真寺,由于对伊斯兰教的不了解,我始终心存疑虑,不知是否能顺利地拍到我想要的照片。
从布斯拉歌剧院到大马士革竟然还有近2个小时的车程,而我们的午餐还必须到大马士革去吃,晕呐,我们都暗暗叫苦。没想到倒是在吃饭时间上来了个“入乡随俗”,精神上能忍受,肠胃却不能配合,大家都有些无精打采。一路上美景无数,尤其是那一片片的橄榄树丛和葡萄架,让饥肠辘辘的我浮想联翩。曾经嗜酒的我在心中回想起那葡萄酒的甘甜,还有那吃不惯的腌橄榄也成了我想念的美食。
我们是在日影西斜时到达大马士革的,看着大马士革新城区那貌似中国南方的广州似的繁荣喧闹,我的情绪有些失落:过海关用了那么多时间,到了好地方,又赶不上好光线,只能在暮色中欣赏这座向往已久的城市了。
我们住进了沙姆公司的又一家酒店:大马士革CHAM PALACE HOTEL,大堂那镶有螺钿的家具是沙姆旅游公司所属的酒店的特色,有点像中国的古典家具。一顿迟到的午餐终于在下午5:00开始了,竟然是在酒店中那装修得古香古色的还装饰有龙凤浮雕的中餐厅享用了一顿米饭炒菜的传统中餐。大家都饿得如狼似虎了,顿时不论淑女还是绅士都风度全无,大口地饕餮起来。餐具居然是刀叉,看到我们是中国人,服务生拿来了筷子。可爱的筷子,久违了。不过虽然说饿着肚子吃什么都香,有几个菜式还是存在一些小问题,比如在炒菜中那酱油的颜色是有,可就是没有酱油味,也许我们不该这么苛刻,毕竟那是在遥远的中东,能在这大马士革惟一的一家豪华中餐厅吃到丰盛的中餐已经是超级腐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