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里雪山外转经——边走边拍的极限之旅

(2007-01-10 04:13:00)
标签:

杂谈

  梅里雪山外转经——边走边拍的极限之旅         

    云南是中国最美丽的省份之一,它的生物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26个居住在云南)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朝圣位于云南西北与西藏交界的梅里雪山亦是此省的旅游经典线路之一。

梅里雪山是云南省最壮观的雪山山群,其主峰卡瓦格博是梅里雪山的主峰也是云南最高的山峰,同时也是在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民心目中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等雪山并列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的“神山圣地”。至今,他仍然是无人能够征服的处女峰。他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藏族信徒和旅游者从云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赶来转山朝圣,寻求神灵保佑,那里保留了浓郁的藏族风情。

梅里雪山位于德钦县东北方10公里处,距香格里拉县城184公里,这里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3座,最高的是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云南省的第一高峰。卡瓦格博峰藏语为“雪山之神”,传说原是9头18臂的煞神,后被莲花生大师教化,皈依佛门,做了千佛之子格萨尔王麾下一员骠悍的神将,梅里雪山也由此成了藏传佛教的朝圣地,传说是噶举派的保护神。

在梅里雪山上,从海拔5500米往下延伸至2700米的森林地带,是罕见的低纬度、高海拔的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著名的澜沧江大峡谷位于梅里雪山下,长150公里,从江面到山顶的海拔高差为4734米,蔚为壮观。

年年都有数千乃至数万信徒在其山麓中(内转经)或围绕着它(外转经)顶礼膜拜。如今卡瓦格博山雪山闻名世界,但是真正全程转过他的外人(藏族以外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藏族外转山的传统路线,交通完全靠马匹和徒步,行程全部在海拔3000米以上,有多处无人区,还要翻越多处海拔接近5000米的山口,要绕整个梅里雪山一周,进入西藏,再回到云南,对体力有一定要求. 外转山通常需要13天,期间需要住在无人区,其行动难度极大,是一次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野外生存实战。

当然,因为外转山路上的生态多样性和变化万千的风景,可以说是一个搞摄影创作的好去处,只不过要有很好的体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完成整个行程,所以想到那里进行创作的话就要做好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准备。

 装备方面,我选择的是gore-tex的产品,韩国的NEPA品牌也是我的最爱。

外转山行程:(根据个人行进速度和天气等状况有所不同,但应该尽量在几个固定的营地扎营,可以保证水源),行程从德钦算起。

D1 德钦--云岭乡--永芝村
从德钦县城坐班车可到云岭,车行3小时。云岭乡吊桥步行约2个小时可到永芝,住永芝村民家。在羊咱桥要去一个小庙取转山的钥匙(是传说中的钥匙,并无实物),徒步4公里.。永芝村也是很好的民俗拍摄景地。

D2 永芝村(海拔2200M)——永是通(海拔3350M)
 由于第2天走山路,大家的体力还没能适应,速度通常较慢,全天只安排10公里的适应路程。在 (约南2800M) 午饭。

D3 永是通——多克拉垭口(海拔4373M)——咱俗通(海拔3360M)翻两座山,要过多克拉垭口,过一片原始森林。4个小时可以上到多克拉垭口,沿途风光非常的美,上去就是西藏的地界了。咱俗通就在山脚下,无人区,夜宿帐篷。全天约14公里。

D4 咱俗通——曲南通(海拔2560M)
海拔升降不大,但是路程非常的远,几乎都是沼泽,很难走,最后还要翻一个垭口,每个人要在那里丢掉一件东西,献给神灵。21公里。 如果不能赶到曲南通,可以住在竹瓦滇达,次日可以在曲南通午餐。
    D5 曲南通——阿丙村(海拔2230M)
其间要翻越一个海拔3740M的辛康拉垭口,也叫夏杂贡。山路盘旋,费时费力,大概10个小时到达阿丙,这是此行见到的第一个村子,路程16公里。可以住招待转山者的棚子,也可以联系住当地人家里。 如果赶不到阿丙村,可以在山上住在缅巴,那是个松茸交易市场。往阿丙村走的路是一路下坡,膝盖会很辛苦。
    D6 阿丙村——曲珠(海拔1760M),(也可以赶到察瓦龙的扎那,可以节省一天路程)
这一天很轻松,没有什么海拔的升降,沿冰川融水在岩壁上翻越,3个小时到曲珠。舍曲河在这里汇入怒江,很壮观。从阿丙村之后的路程一般会在干热河谷地带被暴晒,赶上晴天会很燥热。可以拍摄壮美的怒江风光。
    D7曲珠——扎那(海拔2000M)
海拔升降不大,路程遥远。有一段路可以搭上车。沿怒江峡谷翻越,有一段逼近江边,雨季路会被完全淹没,只能涉水,水位经常漫过骡子,而且有暗流,非常危险。这一天还要走过此行最危险的滚石坡,经常有大的石头从山顶滚落,将转经人砸落江中。必须结伴通过,前后照应,相当惊险。扎那是西藏省察隅县察瓦龙乡政府所在地,住在当地旅店,还有餐馆和小商店,有一部公用电话,是个休整的好地方。阿丙村到扎那28公里。
    D8 扎那——隆那(海拔2500M)
2个小时就到,如果没有在扎那休整,可以在隆那修整一天,否则一整天都在村里行走,枯燥的景致会令人毫无成就感,在村里拍摄人文风情也不错。
    D9 隆那——格布(海拔2474M)
需要翻过海拔3300M的唐堆拉垭口,下山的路很差,几乎都是沼泽和很窄的沙石路,不小心就整个小腿陷进去。下山之后可以看见一个极其美丽的叫扎古的村子,成熟的青稞在悬崖上发光。之后就在玉曲河上面的沿溪小路上蜿蜒而行,经过拉达村、格布桥到格布村。小卖部的地板可以住,3元/人。 22公里左右。
    D10 格布——夺库(海拔2480M) 或者直接赶到来得桥,可以再节省一天时间
翻4090M的格布拉垭口,沿江下降到江边,过江就到夺库,非常小的村子。
    D11 夺库——来得(海拔3040M)
路不长,坡很陡。路上可以看见卡瓦格博的背面,视角非常好。来得村长家里可以住,他家还有小卖部,有大锅可以收到很多电视台的节目。如果前一天赶到来得桥,这一天就可以赶到药草坝子(海拔4050M),那里海拔稍高,但是有很多人宿营,还可以看着雪山入睡。格布——来得29公里。来得村长家就是很好的拍摄对象。
    D12来得——说拉垭口(4815M)——扎西牧场(3460M) 如果前一天在药草坝子宿营,这一天就可以赶到梅里水,然后乘车回到德钦。
    到说拉垭口之前的垭口坡度比较大,之后就是一路缓坡到达说拉脚下,全是石头,只有被人踩出来的路,由于海拔高,上升很困难,骡子一般都需要强拉上去。然后约2个小时下撤到扎西牧场(也叫梅求补攻)休整,接近云南边境。拍摄雪山背后的圣景的最佳地点。
    D13 扎西牧场——梅里水(2150M)。来得——梅里水约26公里
沿一条雪山融水的河谷下撤,一路上经过石头路、陡坡、湿地等,数着沿途要经过的20座桥,心理感觉上速度可以很快,但一路下行也会让人崩溃。到梅里水看见那块石头的时候就能看见公路了,至此转经结束。可以等待过路的汽车,带回德钦县城洗澡吃饭。

 

装备:
外转的装备必须精简到必需品,多了也背不动,即便是雇马背东西也会不忍心,在那么艰苦的路途中马也是很辛苦的。
衣物:冲锋衣裤(最好是gore-tex面料的,因为山中气候多变,有时前半行程雨水较多,后边行程又经常暑热难当,所以防水和透气性能都很重要);登山鞋(高帮可以防止泥水进入鞋中,徒步用的就可以,建议穿gore-tex面料的鞋,能做到湿鞋不湿袜,而且不捂脚);抓绒衣、速干衣;帽子最好是遮阳的和防水的各一顶;睡袋(棉睡袋即可);防潮垫……
药品:感冒药、止泻药、防止高原反应的药,防跳蚤蚊虫的药,消毒水,盐(杀蚂蟥用的)
食品:方便食品,如果有当地人随同,入伙即可,他们能做很可口的饭菜,山里有很多菌子可以食用,但最好让当地人采,他们知道哪种可以食用。带足零食,尤其是巧克力和奶糖,可以补充体力;喜欢喝饮料的话见到小卖部就买足,否则容易“上甘岭”。
需要带防雨性能好的帐篷。
手机,一路没有信号,可以不用带。

相机建议带较轻便的,如果是数码相机可以不带三脚架,否则路上会很累,利用率也不高。
建议在永芝村雇骡子或者背夫,不要在德钦县城里联系,可以直接到永久村去找。一般是120元/天,包括向导加骡子/背夫,但路途辛苦,最好再给些小费。

注意环保,不要乱扔废弃生活用品,尤其是塑料袋和废电池。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4/7/1109e00cd82.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4/7/1109e00c4b6.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4/7/1109e00bd17.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4/7/1109e00b3e6.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4/7/1109e00ac31.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4/7/1109e009b47.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4/7/1109e009238.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4/7/1109e008b68.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4/6/1109e00821d.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4/6/1109e007974.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4/6/1109e006fea.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4/6/1109e0062a7.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4/6/1109e0058c3.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26/1109df6ce34.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26/1109df6c233.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26/1109df6bd7c.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24/1109df4a476.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23/1109df4961e.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23/1109df48eb6.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23/1109df48729.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23/1109df47d60.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23/1109df47594.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23/1109df46506.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23/1109df45a77.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23/1109df45404.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23/1109df449e1.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23/1109df443c4.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23/1109df4375e.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13/1109deac35b.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13/1109deab402.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13/1109deaaa8f.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13/1109dea9757.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13/1109dea8e6b.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12/1109dea7eec.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12/1109dea73ed.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12/1109dea5f54.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12/1109dea487f.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12/1109dea3176.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12/1109dea26c5.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12/1109dea1e6c.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12/1109dea17e8.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12/1109dea0c61.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12/1109dea053a.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12/1109de9fc3c.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12/1109de9f092.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12/1109de9e693.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12/1109de9db84.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1/10/3/12/1109de9cf3c.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