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走在天路 回到原乡 徜徉在最高的谷地
生老病死是此生难以回避的主题,没有一个人是笑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因为即将面临的未知的一切一切。我们的笑和泪是相对的,年龄越大,笑得似乎越勉强,到了最后,布满核桃纹的脸上已经分不出那是笑还是哭。于是我们又进入了下一个轮回。
都说要多一些慈悲对人,然而,如果不先对自己好一点,又如何能对人如此呢……
这是我时常会冒出来的感悟。皆因了我常常有机会面对那些来自高原藏地的大师们,他们和所生活的地方的海拔一样高的睿智,是我灵动的源泉。因此,我感谢那远古时期的地壳变动,那惊天动地的一瞬所飘扬起的一粒沙尘,落在几亿年后的今天的我的面前,如果不是在某一次抖落掉一根头发,顺着头发飘去的方向,由于有着雪山做背景而眼前一亮,我竟差点又错过。从近而说,我又感激我的小学老师,西藏两个字一定是她教给我的。谁也别不介意眼前或当下的某一个毫不起眼的人物或瞬间,也许、说不定那就是一切的开始。我真的不记得西藏是怎样地就闯入到我的生命中了。
可以说,这两个字所笼罩的那个区域也是笼罩在我头顶上的一片祥云。
来自于那里的一切信息都会在我的文件夹中长久保存并得到我的高度关注:从某一个兄弟又喝醉了酒,到那条铁龙终于飞驰在那片土地……
那一年从青海进入四川并最终经黑昌线进入西藏,在我们那辆北京吉普吱吱啦啦的破喇叭声中我听到了这条新闻,当时不以为然,多年的高原冻土、与天比肩的高海拔,我没敢奢望这辈子会在那个地方见到火车。再走青藏公路时,沿途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我仍不以为然,以为那只是如同北京的道路经常开个拉链什么的一样,不过是个大游戏。那一天的新闻中出现了一声长长的呜鸣,我仍觉得那离我很远,很虚幻。拿到票的时刻,我还是如同去趟石家庄、太原那些地方一样的平静,我为我的木然而惭愧。但那车厢已经不一样,那坐在车厢中的人已经不一样,大家呼吸的已经是不一样的空气,当然,心跳也就不一样。
已经很久没有坐过火车长途旅行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这份长达48小时的耐心。好在,这次出行有个和我最近崇尚的环保与绿色的理念相符的主题:寻访“天然谷物,健康之源”。我一向很喜欢自然天成的东西,每当看到包装袋上有各种防腐剂的成分时,我就觉得自己快要被蚀化成化学实验室中的又一个实验品了。因此宁可多花些时间和银子,我也会寻找更安全的东西使用,对自己当然要好一些的。
西藏的天空是如此的无暇,离天最近的地方当然也有着最清洁的空气,虽然有些”。烤欢茸罡撸谒钩び谒沟囊磺校愀糯拷嗥鹄础4郁佤巍⑺钟偷阶灾频年笈K崮蹋饫锏囊磺卸际切孪实模幢闶枪以谡逝裢夥绺傻年笈H猓锹谥猩龅木允且还商烊坏奈兜馈<纫灯樱挂檎妫谡馓炻分弥胁耪嬲芴寤岬绞裁词钦嬲“天然”。也正是这一次出行,我才了解到其实在我身边,已经有一种很纯正的东西正在悄悄地走进我们的每一天的每一餐。福临门“天然谷物调和油”,真的以一种最天然的形态出现了。它的主要元素——玉米、小麦、大豆、稻谷等都是具有很高关注率的健康食品,而把这些混合在一起制作成我们每日饮食中的必需品,看来是我们的福气。
乘着这条走向天路的长龙,我们行进在天然谷物的生长地,不断变化的景致带来不再平静的心情,在多次进藏从而已经对美景审美疲劳时,这个主题带来的新鲜感受使我对这片土地将重新审视。
相对于繁华喧闹的八廓街、浓妆艳抹的布达拉宫,沿途正在收割的大麦田和那些挂着高原红的灿烂笑脸则更加吸引我们,尤其是那些在最高的谷地生长的农作物,在纯净的空气中始终以一种不施粉黛的素净天然之色含苞守望。
由此,我不禁悄悄地又定了一个计划:回家,从厅堂回到厨房。
带回家,这大自然的恩赐,天然,纯净,天空,白云,碧草,还有那圣土的结晶——金黄的青稞麦粒。
http://img6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14/1/18/10f76b5dc3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