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方脸和圆脸》课例反思
(2016-05-31 10:47:35)分类: 教学研析 |
语言:方脸和圆脸
领 域 |
语言 |
活动类型 |
故事 |
活动内容 |
方脸和圆脸 |
|
活动来源 |
幼儿园课程指导 |
实施时间 |
2016年5月11日周三上午 |
|||
活动目标 |
1、愿意积极参与讨论故事情节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理解两故事人物分与合的心理变化。 2、体会一家人在一起和睦、开心地生活才是快乐。 |
|||||
活动重点 |
理解两故事人物分与合的心理变化 |
|||||
活动难点 |
愿意积极参与讨论故事情节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
|||||
活动准备 |
《方脸和圆脸》背景图,前期家具的熟知 |
|||||
活动过程 |
教学反思
在活动设计中,每个环节设计的问题都有循序渐进的效果:第一个环节中,教师的提问是为了启发幼儿观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主要外貌特征--老公公挺瘦,长着长脸盘;老婆婆挺胖,长着圆脸盘。在第二个环节中,教师的提问更是让幼儿懂得了圆有圆的用处,方有方的用处,就像方脸老公公和圆脸老婆婆不能返家一样,方和圆缺了哪一样,就发挥不出它的作用。而最后一个环节,则是对整个活动的一个延伸。通过趣味性的故事更是让幼儿区分开了圆形和方形,而且在寻找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形状时,也了解到了其他几个图形,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老师的讲解,幼儿在活动结束后在脑子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图形概念。所以本次活动开展的非常成功。 |
|||||
活动环节 |
预设时间 |
|||||
一、谈话导入 1、老师请来了两位朋友? 2、给他们取个名字吧?(方脸爷爷和圆脸奶奶) 二、讲故事,找出方和圆 1、“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到“好,就这么定啦,分吧。” 2、请小朋友帮忙找一找,看看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幼儿找好后,请幼儿到前面说说。----思维清楚 3、你们真聪明,都帮老公公和老婆婆找到了他们各自的东西。 三、引导幼儿讨论“是分好还是不分好”。 1、那么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分的呢?“老公公站在院子里一看”到“褂子是方的,袖子是圆的!” 2、这可怎么办呢?他们老两口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请小朋友帮帮他们,你觉得方和圆分得开吗?桌子和钉子能分开吗?为什么?-----大胆表述 3、那老公公和老婆婆能分开吗?为什么?幼儿讨论。---举牌互动。 四、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 1、小朋友们都替老公公和老婆婆想了办法,有同意分的,有不同意分的。“老两口再互相一看,又发现……到结尾。” 2、“老公公和老婆婆分开了吗?”(没有)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讲出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 3、原来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得才快乐。 五、开心的家温暖的家 1、这里还有三个家,你们看看,觉得他们开心吗?原来是*的家。你们怎么看出来他们很开心?*小朋友你们家开心吗?那以前有没有不开心的事情啊?原来只要我们相亲相爱就会永远开心的。 2、第三个家你们猜会是开心的家吗?是哦。那么又会是哪个小朋友的家呢?想想你们家人是不是相亲相爱?或许第三个开心的家就是你的喔! |
1分钟
3分钟
6分钟
3分钟
2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