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取名应更有文化内涵符合本校特色
(2013-08-06 14:48:07)
标签:
杂谈 |
分类: 言论 |
教学楼取名应更有文化内涵符合本校特色
本报记者 王璐 实习生 王菁(呼和浩特晚报)
能够搬到宽敞明亮、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校区,相信对大多学生来讲,都会觉得是一件开心的事情。而在呼市二中高一学生小云看来,搬离旧校区也有很多的不舍,“别看我们旧校区楼盖的少,可‘至善楼’一听上去就很有文化气息。而新校区并没有给教学楼起名,简单的ABC和123号楼,我觉得没有感情色彩,不怎么喜欢。”
新教学楼取名大多用数字与字母标识
听到小云的想法后,在几天的时间里,记者先后来到我市几所规模较大的中学。如小云所说,坐落于如意开发区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的东校区里,确实有很多装修一新的教学楼,但在楼体外观上并没有悬挂牌匾、或者是特别有新意的名称。
与此同时,于去年9月完工位于金桥开发区的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里共有11座楼,包括教学楼、行政楼、综合实验楼学生公寓等,占地面积不小,也已正式投入使用。当日记者并未得以许可进入校园,但可以看到宽大的学校里教学楼分为A、B、C、D座,并分别坐落于校园主干道两边,标有字母的名牌在砖红色的楼体外观很是显眼。另外记者从校方工作人员了解到,教学楼的建设主要由政府承担,而学校目前也并没有为这四座教学楼命名。
除了这两所学校外,我市的大多数中学规模并没有这么大,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则有一栋以爱心慈善家邵逸夫名字命名的逸夫楼。此外,中学校园里的建筑只有简单的按照用途分为行政楼、教学楼、餐厅和学生宿舍楼等。
大多学生希望教学楼起名更有内涵
关于教学楼取名,学生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的筱筱觉得学校教学楼用数字或字母代替简单又便于记忆,但她也认为教学楼命名可以彰显学校文化氛围。“因为学校是新建成的,我觉得为教学楼命名可以很好的促进我们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使大家对我们的学校都有一种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我希望学校师生可以一起为我们新建的教学楼命名。”筱筱说道。
无独有偶,在百度“呼市二中吧”里就有一名学生“DOTA菜cai”发贴“求二中人给新校区起名”,有40多名网友参与其中,大家的回复也是充满了想象力。
网友“sib Xsue”想到了流年楼、锦绣楼,而另一名网友“boluolixianji”则建议取名为致远楼、静远楼,另外还有网友建议从古书上找一找,起一些更有诗意的名字,比如潇湘苑、文王阁等等。
在采访中记者也联系到了二中的一位老师,在得知学生发帖为教学楼起名后,这位老师表示学生有这样的想法很好,她说:“这体现了学生对学校的一种关心,起名简单确实是方便记忆,但是文化感浓更能彰显校园文化。如果有机会,我会替他们像校领导提出这个想法,集思广益为教学楼起名。”
教学楼命名要符合本校文化底蕴和特点
就教学楼名称该如何命名,记者采访了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盖志毅。盖院长表示无论教学楼起名为数字或字母,亦或是有文化内涵,都各有优势,“教学楼以数字或字母命名相比起来比较简便、直接了当;以文化性的文字作为名称可以起到加深学校文化氛围,传播传统文化知识,甚至起到教化的作用。”盖院长表示,教学楼命名可以兼顾实用性和文化性,即用数字或字母同文化性的文字结合起来,这样既实用又彰显文化内涵。
同时,盖院长也认为,对于有文化内涵的教学楼名称在创新上显得尤为重要,并表示有些学校为教学楼命名,忽略了本校该有的文化底蕴和特点,盖院长说道:“现在大部分学校教学楼名称重复率很高,比如“知行楼”“学智楼”“明德楼”等,这会给学生造成视觉疲劳或反感,从而可能达不到应有的目的。”盖院长建议,教学楼命名可以结合本校的校园文化,并体现学校的优良传统,同时也需符合学生的认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