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不孝,父母过

(2011-11-07 09:17:17)
标签:

孝子

父母

孩子

家庭

性格

品质

需求

老人

教育

分类: 征文
    如何培养孝子,需要先弄清楚什么样的孩子算得上是孝子。当然,对父母长辈尊敬、关心、照顾、体贴,所有这些都可以算上是孝子的内容。这些古今中外都不存在非议,在过度讲究孝道的中国,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孝子绝对不等于愚孝,其实,留意一下身边的人,这类愚孝的孝子还不少,当然,同时也存在这样的要求孩子一味顺从自己的意志,不允许孩子违反自己的想法的长辈。
    人类一代一代繁衍延续,年轻力壮时养儿育女,辛苦操劳,等到老了身体日渐衰弱,而孩子们逐渐成长壮大,子女们对老人孝顺,如同当年父母照顾自己一样的照顾他们,都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一个自然过程。现在都普遍认同后天教育的重大作用,那么孝子是天生的还是培养出来的,如果可以培养,那该如何培养?
    首先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是否是真正的孝子,和其后天的生活、教育、环境息息相关。也可以这样说,后天的培养对于孝子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孝顺不孝顺是一种品质,一种内化的力量,绝对不能像一个技能一样去专门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培养”。
    其实一个完全的人的品质,包括独立、爱心、自信、耐心、责任感等,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开始,父母在生活中处处给予孩子独立生活的机会、给予孩子的成长充分的肯定、给予孩子树立这些良好品质的良好榜样,那么孩子就会拥有了这些最基本的高尚品质,那么当他开始逐渐长大明白是非之时,他是一个独立的人,不依赖于父母和他人,那么他就有能力来照顾父母,他是一个有责任感和有爱心的人,那么他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家人孝顺都是情理之中,不用任何说教就可以做到的一项品质。当然,在这些基本品质的基础上,在孩子4~6岁期间,可以适当引导孩子能站在父母的角度去体谅父母,关心他人,并且在孩子面前做好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和谦虚的榜样,在要求孩子时,不总是考虑到孩子自己的需求,也要提醒孩子去想到父母也有需求,也需要孩子的适当关注和提醒。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更可以请孩子帮父母去做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跑腿”的小事,比如爸爸下班回来了,帮爸爸拿拖鞋之类的帮助父母的小事情。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不懂得孝顺父母,孩子特别自私,想不到父母的感受和需要,很多时候都是父母自己造成的,比如,在孩子面前,父母总是将孩子作为自己的附属物,总认为孩子事情做不好,需要保护,总将孩子看做是一个特殊的人来特别待遇,并且在孩子面前自我牺牲。比如,和孩子一起吃东西时,如果东西足够的多,但孩子却要独霸,不给父母吃,这时,通常父母都不会给孩子计较、会让着孩子,认为他只是个孩子,但日久天长,孩子就理所当然的认为父母的都是自己的,认为父母没有需求,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很难考虑到父母的情绪和需求,更别提成为一个孝子了。
    一个人出生后的家庭教育和环境对人的性格和品质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如果想要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名孝子,就需要首先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需要在生活中处处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需要在生活点滴中将尊敬、关心、爱护的品质渗透于孩子的内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