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校划片”解不开择校热的死结

(2016-02-22 11:54:20)

文/龙敏飞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这是教育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实施多校划片。

http://p2.pstatp.com/large/2540001586e5b60b3c1

学区房一直都是一种诡异的存在,哪怕房子很陈旧、交通不便利、生活配套也不完善,都不会影响其高企的价格。这种情况,在很多大城市、省会城市基本上都是一种常态。

比如在北京金融街南部边缘毫不起眼的胡同里,就诞生了最贵学区房的记录——40万元一平米。“寸土寸金”的说法,在这里得到了最佳的诠释。价格高企的“学区房”背后,也引来了民众极大的批评与质疑。教育部门在这方面要有所作为,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如今,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实施多校划片。所谓多校划片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所小学、初中,让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确定到底能上哪个学校。其目的与初衷显而易见,就是为了给学区房降温、缓解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

“多校划片”的诞生,就是为了应对“单校划片”产生的社会问题。当学生入读小学、初中从“一对一”变成了“一对多”时,其入读什么学校就有多种可能性。

从理论上来说,这能消减学位房的优势,解决家长们过分追捧学位房的现状。而从一些地方的试点与实践来看,一些地区的学区房价格的确有所回落,这是给政策规定最好的回应。如此分析,是不是意味着“多校划片”就是破解“择校热”的灵丹妙药呢?

答案是否定的。尽管“多校划片”的初衷良好,但也并非治本之策,因为其解不开择校热的死结。

一则,义务教育要满足就近入读的条件,如果“多校划片”,一些学生上学的地方会不会有些远呢?二则,当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好的学校扎堆在一个区域间,其他地方都是不好的学校,这就是说,在遵循就近入学的原则上“多校划片”,对一些学生来说,可能是划到哪一所,差别都不会太大。

变“单校划片”为“多校划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还是“拼爹拼票子”的本质。

通过“多校划片”这种方式,或许能为学区房降温,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只要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优劣之分,只要教育资源还没有真正做到均衡分配,无论是“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择校热”的问题。就当然而言,仍然需要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唯有如此,“择校热”降温才具备现实的土壤。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更多原创精彩评论敬请关注微信公号:maiwenbumaishen(☜长按可复制)或扫描以下二维码:“多校划片”解不开择校热的死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