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委副书记自杀,真相不能也自杀

标签:
股票 |
又见“官员自杀”,又是“抑郁症”,不少网友表示“不淡定”了:因为每一个自杀的官员,几乎都是抑郁症患者,既然如此,那为何这些官员还能得到提拔与中用呢?难道真的无人才可用么?这样的尴尬与矛盾,无疑是必须正视的现实。
对此,有网友调侃称,看到自杀的官员就想起抑郁症,看到明星吸毒就想起群众举报,看到城管暴力执法就想起临时工……这难道是固定搭配么?本来,秉着“死者为大”的意识,不应该对一名自杀官员进行点评的,但既然其乃公职人员,无论其是身前还是身后,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无疑是不可或缺的。
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十八大以来,我国掀起高强度的反腐态势,“老虎苍蝇”一起打成为一种现实规则。201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2万人,比2013年增长近三成,比2012年增长约44%。对此,反腐研究者任建明曾表示,“很难说官员自杀现象与反腐之间的关系,官员的压力与普通人群一样来自各方面。但高强度反腐确实令一些官员饱受压力,也有一些公众所知的案例是畏罪自杀”
这般分析,并不说蒋洪亮的自杀就是畏罪自杀,但在真相未明之前,这也是是一种可能性。毕竟,现实中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比如,被检方立案侦查两天后,2014年5月18日,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刘占滨,在医院检查身体时于卫生间摆脱监护法警,从窗户跃出坠地身亡;同年9月,调研时接受宴请并收受慰问金被免职的南京市六合区委书记、南京化工园区党工委书记娄学全,在被作为顶风违规案例通报三个月后选择了自缢身亡……
这些案例,便是丢车保帅的典型例子。对于一个人的自杀,著名社会学者涂尔干曾经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在其《自杀论》一书中,其将自杀分为四大类,即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就蒋洪亮而言,到底属于哪一种自杀,公众仍不不得而知,那这背后的真相,便有待深挖细掘,因为一句轻佻的“患有抑郁症”,并不能止息公众的质疑。在一些人看来,这样的解释,更似是一种掩饰。
而在网络上,甚至出现了一些“阴谋论”的说法。有人称,蒋洪亮与落马官员杨卫泽有颇多交集。蒋洪亮2006年至2011年担任无锡宜兴市市委书记,杨卫泽则是在2004年到2011年担任无锡市委书记。这些人于是继续认定,蒋洪亮的自杀,可能与杨卫泽的落马关系。也有网友称蒋洪亮将女儿嫁给了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锡培的儿子……不过这些消息并未得到核实,只是,在真相未明之前,这样很可能是“谣言”的消息,却走在了前头。
就此来说,无锡市委副书记蒋洪亮自杀,真相不能也自杀。因而,当地纪检部门应及时介入,以还原这背后的真相,以给公众一个交代。倘若蒋洪亮仅仅是因为抑郁症自杀,背后并无违法违规行为,也应保其名声;倘若网络传闻是真,蒋洪亮自杀与大老虎落马有关,那也应查清真相,不能“人死案消”。唯有如此,官员自杀一事才能赢来必要的公平与正义。
本博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并链接到本博客,更多精彩文章请加微信公号:maiwenbumaishen,或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