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敏飞:“谁不改革我就先改谁”是一种人治思维
(2014-06-24 00:46:52)
标签:
机制体制人治国资副省级权力 |
“谁不改革我就先改谁”是一种人治思维
地方国资改革陆续拉开序幕,其中湖北作为重工业省份,其改革在全国颇具样本意义。在6月10日的湖北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湖北一位副省级领导脱稿表态称:“这次会议以后,把你们的国有企业改革方案限期制定好,然后告诉我,要实行一企一披露,下一步我们将组织一个改革方案的审议组,有关部门都要参与进来,包括专家、顾问、法律顾问,一起参加审查,审查完了以后要披露,绝对不要敷衍,谁不改革我就先改谁。”(6月22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对于国资改革,“绝对不要敷衍,谁不改革我就先改谁”,这是一名副省级领导慷慨激昂的演讲稿。看起来,这像是对公众义正言辞的承诺,又像是一份严肃无比的军令状。透过这样的话语,公众足以看到,湖北对于国资改革的决心与魄力,这样的善意初衷,无疑是公众喜闻乐见的,而湖北国资改革“重回市场化轨道的路径”,也是正确的方向。有正确的方向,又有必要的决心与魄力,的确让人对改革充满了期待。
唯一的担忧是,“谁不改革我就先改谁”的话语背后,固然是对改革势在必行的一种决心,但也隐隐透露出“权力很大”的姿态。作为一名副省级领导,人民赋予其的权力,的确是很大的。但这种“权力很大”,显然是有轨道、有边界的,也必须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机制体制。换言之,“权力很大”从来都不是恐吓人的武器,而“谁不改革我就先改谁”背后,多少有点“威胁”的味道,传递出人治的意味。
众所周知的常识是,人治不如法治、不如机制体制的约束。那如今对国资进行改革,其理应遵循最起码的常识。毕竟,湖北国企改革的行业分布仍在重化工业和机械制造业,2000年前后改制了一大批,现在剩下的也都是改革难度都比较大的。既然是改革难度比较大的,就更应该依靠体制机制而不是“人治”。充分信仰机制体制,国资改革方有必要的公平与正义,推进起来也才更加“合情合理”,让既得利益者“无话可说”。
如果过于“依赖人治”、“依赖权力”的话,短期来看,或可速成,因为不受约束的权力,往往有摧枯拉朽之势。但长远来看,这绝非好事。众所周知,人治固然能解决一时的难题,啃下那么一两块难啃的硬骨头,但很难持续与复制,而机制体制的约束,却是可持续与复制的。就此来说,依靠机制体制推进国资改革的利好,自然是不言而喻的。那推进国资改革的进程中,“谁不改革”就应该让机制体制去改革谁,而不是副省级领导去改革谁。
或许,“谁不改革我就先改谁”只是这名副省级领导即时演说而已,只是为了达到改革宣传的目的,但是,这番表态背后,还是会给人带去一些误导。一名副省级领导,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的表态,的确应保持谨慎。更何况,遵守机制体制的规定,呵护法律法规的善意,本来就应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如果一个人打心底对常识与底线心存敬畏,的确不应有“谁不改革我就先改谁”这样的表态,哪怕只是说说而已,也是不值得鼓励的。
湖北官员就国企改革表态:谁不改革我就先改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