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敏飞:遏制“毁人”专业,呼吁设置年检制度

(2014-05-26 12:40:08)
标签:

杂谈

遏制“毁人”专业,呼吁设置年检制度

    /龙敏飞

毕业季临近,新一届大学毕业生纷纷踏上求职路。然而,由于毕业人数不断增加、就业机会相对有限,毕业生们正遭遇着“拿文凭易、找工作难”的现实尴尬。“不要报法语,就业已经饱和。”“别报新闻,那完全是个坑!”……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网友在微博上吐槽高校的“毁人”专业。(524日新华社)

在招聘与就业领域,有一个很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大学生“怀才不遇”,只能感叹读书无用,毕业即失业,拿文凭容易、找工作太难;另一方面,在是企业“求贤若渴”,又不得不感叹:学生素质一年不如一年,真正能用的人才少之甚少。

而其中,一些专业因为“毁人”不倦常被提及,如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设置的英语、计算机等专业。就我个人而言,大四时导师的一句话仍记忆犹新,“我们计算机专业学的都是几十年前的知识。”大学所学知识与市场不能有效对接,其实是很多专业的“通病”。

对于“毁人”专业,的确需一分为二地来看待。一则,专业之所以“毁人”,毕业生之所以“毕业即失业”,也有社会大环境的问题,如宽招生窄就业,如学生技能不能出类拔萃等;二则,一些学校的师资、科研水平、专业能力等完全跟不上,虽说学习知识是“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但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注定了学生们很难达到理想甚至是合格的高度。

这一切的根源,说穿了,仍是一个问题,即大学的盲目扩招、盲目设置专业,而在这背后,并不具备与之匹配的科研能力、师资力量,很多情况下,一些专业的设置,不是学校要主打这个专业,而是这个专业很热门,大家都设置所以自己也跟着设置,这样的做法,是很不妥当的。

正如网友调侃所言,中国高校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需要对自己产品负责的地方。这样说,或许有些过分,但话糙理不糙。那高校对于自己的产品——学生,应该保持负责任的态度。

就高校的专业设置而言,理应遵循一个原则——宁缺毋滥。“毁人”专业的背后,就是“毁人”的教育发展模式。正如分析所言,当前“最难就业季”面临的问题,其实是结构性就业难。

对此,政府从4月底开始,就连续推出多项促进大学生就业、鼓励创业的政策。其实这些年,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到“三支一扶”计划,再到公务员招考多要求基层工作经历,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国家都在极力帮扶大学生多渠道创业就业。

但很显然,面对结构性失业,国家帮扶政策虽然有力,也值得点赞与鼓励,但终究并非治本之策。正如专家所言,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困境暴露出高等教育诸多问题,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合理设置专业、切实提高办学质量,才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眼下,在高校设置专业已经把关审核的境况下,我们可以借鉴汽车的年检制度,呼吁对高校专业设置进行独立的第三方“年检”,对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专业进行综合测评,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来把关。毕竟,只有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再“坑人”了,大学生毕业时的素质才不会“坑爹”,也才能遏制“毁人”专业的诞生。

 

网友吐槽高校专业,宽招生窄就业遇尴尬

http://learning.sohu.com/20140524/n399981857.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