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中学生能力全球第一”不足喜反足忧
据世界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在本周二公布的一项评估结果,中国上海的中学生在数学、阅读与科学等方面的能力居全球首位。在所有的评估科目中,上海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比他们在美国、德国以及英国等国家的同龄人领先至少一年的学校教育。(12月4日人民网)
早在2009年,上海第一次参加这个项目时,阅读、数学和科学就均列首位,此次上海再获第一,个人觉得不足喜反足忧。这说明,我们的教育方式仍然没有改进,依然是揠苗助长式的教育,很早就让孩子们进入应试教育的残酷竞争中。可以说,“上海中学生能力全球第一”,只是应试教育的生动注脚罢了。毕竟,数学、阅读和科学等方面的能力,是后天培养的,不是先天形成的,那在“全球第一”的结果面前,见证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方法。
事实上,与这个数据相对应的另一组数据不容忽视——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二十一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计算能力还是第一,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排名却不忍直视,这的确是很尴尬的结果。而透过这份数据,也让我们看到,孩子们在知识上的确是“成熟”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了,但在童真、天性方面,却完全丧失了。童年没有童年的乐趣,孩子没有孩子的模样,这样的教育方式,显然是难言成功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知,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显然不是知识能力,这些可以慢慢学习;而是保持天性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遗憾的是,揠苗助长式的教育下,我们的孩子已经不具备这些最纯真却又最可贵的东西了。曾经有一幅对中国教育进行描叙的漫画很生动,画的是孩子们进入学校之前,有方的、三角形、矩形等脑袋,结果出来之后都变成圆的脑袋了。这既是一种讽刺,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写照。
甚好的是,在这次评估中,除上海外,评选机构尚未获得中国其他地区的样本,要是还有其他省份,估计前几名要被中国大包大揽了,说不准还被打扮成“民族自豪”的范本。但事实上,任何扼杀天性的应试教育,都是不可取的。遗憾的是,在应试教育的内核下,很多父母也迷失了方向。尤记得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位妈妈,她曾状告幼儿园,因为自从女儿学了26个字母后,再也不能将“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之类的东西了,她认为这是扼杀孩子的想象力,最终家长赢了官司,且直接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
通过这些案例,一个常识必须被重申,那就是教育应该遵守孩子的成长规律,不能过早地扼杀孩子的天性。于此,再审视“上海中学生能力全球第一”这份调查,便知这不是一份荣耀,而是一次警醒,告诫我们的应试教育内核,到了必须要纠正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