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辞职面试:吸纳民意何须等到辞职?

(2011-07-06 13:29:13)
标签:

杂谈

辞职面试:吸纳民意何须等到辞职?

/龙敏飞

求职要面试,如今辞职也要面试!刚刚从某外资通讯公司辞职的沈先生(化名)就刚刚经历了这样一次特殊的面试。面试题目包括辞职原因、公司是否没有为其提供用武之地、相应的培训和奖励是否到位、公司近年来有没有关心其生活等。(75日《北京晨报》)

辞职面试,是一个新兴事物,即辞职者在离职之前和所在公司进行最后一次面对面的交流。而这的依据,有根据“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意味,套上去就是“人之将离职,其言也真实”。一名离职者对企业各种管理制度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普遍的观点,而这些缺点如果不尽可能改善,因类似情况辞职的人会更多,一个企业一旦留不住优秀人才,对其长远发展而言,无疑是极其不利的。

常言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个人既然铁了心要离职了,公司也狠了心要打涝“沉没的声音”了,似乎辞职面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问题是关键是,留在公司都不愿意说真话,都要离开了,还有何必撕破脸皮呢?反正以后彼此都是井水不犯河水了,按着我们很多人的思维——“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如此,离职面试很可能沦为一种形式,走走过场了事。

就“辞职面试”的诞生而言,应属于市场经济的产物。激烈的市场竞争,让很多公司意识到唯有自己不断改善与进步,才可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如何打捞员工“沉没的声音”显然是十分迫切的行为。辞职面试,或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按着市场竞争的逻辑,你现在不吸纳民意,你就可能落后人一步,将来想要追赶,谈何容易,如是不少企业就寄希望于“辞职面试”。必须承认,在这样特殊的面试上,或可打捞一些声音,但不能将希望全部寄托在这。

对“辞职面试”,很多人的理解是,既然要吸纳民意,为何要等到人辞职之后呢?这是合理的发问。但是,在我们的职场潜规则下,有很多的规则要我们去遵守,去捍卫,要不就会“不合群”,这由我们的企业氛围决定,也有各种职场书籍的毒害。这些,让我们学会在职场中变得圆滑,最终左右逢源。现在大多企业都这么做,套用朱清时的一个比方就是:我们坐上一列快速行驶的火车,职场潜规则就是这列火车现在行驶的方向,但我们都感觉到方向似乎不对,但没有人敢跳下这列火车。现在的职场,其实就是这么一个生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打捞职工沉默的声音,无疑是难上加难。但问题是,存在未必合理,现在我们也希望企业中能出一个“南科大”,不是这个企业能一下子有多少好,风气多少纯正,只希望有这样一个敢于跳下火车的企业,继而发挥鲶鱼效应,打捞沉没的声音才有可能无需等到职工离职后。


  文章发于7月6日《华西都市报》:http://wccdaily.scol.com.cn/epaper/hxdsb/html/2011-07/06/content_350160.htm

7月6日《武汉晨报》:http://cjmp.cnhan.com/whcb/html/2011-07/06/content_4850018.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