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欲充分利用农家肥须先留住“农民工”
文/龙敏飞
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在民盟5组政协委员分组讨论中说,农民现在都不愿费力气使用畜禽粪便等农家肥了,“要大幅提高农药、化肥的价格,让他们(农民)用不起。”( 3月9日《南方都市报》)
走过农村,看到那堆积的农家肥没人使用,窥见路上仍有畜禽的粪便,这的确叫人难受。毕竟,农家肥的不合理利用,一是对环境带来污染;二是过度使用化肥,种出来的菜不“环保”不说,还会戕害土质。从这两点来看,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的一番言论,击中的的确是当前农村的一大现实问题,但他建议提高化肥价格来让农民合理利用农家肥,却没有击中问题的“七寸”。
农民为什么不爱用农家肥了?温思美说是农民不愿花力气,那就是懒,这固然是一方面的原因,但其实不是最核心的问题。作为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以我对农村的了解来看,目前,常年呆在农村的人大多是老弱病残孕,因为这些人缺少足够的劳动能力,不能在外面谋饭碗,只好呆在家里,而精壮的劳动力,大多去城市赚钱去了。在劳动力缺失的情况下,要合理利用农家肥显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多数人没有这个力气。
这样的话,哪怕你化肥价格提得再高,也不可能真正解决充分利用农家肥的问题。一方面是种植蔬菜本身不需要多少化肥,你贵了我少施点,平时多去除除草松松土;另一方面,化肥价格提高了,生产成本也就跟着提高,那些还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也会感觉到“生活不下去”,只好另寻出路了。这意味着,提高化肥增加农民生产成本的措施,很可能赶走最后一批留守农村的劳动力。这样的话,再说合理利用农家肥无异于天方夜谭,哪怕你天价化肥了,留在农村的人还是挑不起那个担子,又如何充分利用农家肥呢?
事实上,真要想充分利用农家肥,既环保又能保持土质的话,最好的办法是留住劳动力,这就需要强化扶农责任。譬如开设工厂,亦或是用好政策好措施留下“农民工”,他们在离家很近的地方上班,闲暇时,他们就能将农家肥挑到农田或土地上去,而自己上班时,呆在家里的妇女与老人,也能将农家肥充分利用。留不住劳动力,空提高化肥价格,显然不可能真正达到农家肥充分利用的目的,也不能减少环境污染,只有政府强化了扶农责任,才是治本之策。
文章发于3月10日《沈阳日报》:http://i.syd.com.cn/content/2011-03/10/content_25448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