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闻监督无关媒体大小

(2010-04-28 15:33:19)
标签:

杂谈

新闻监督无关媒体大小

/龙丽纤

 

黑龙江日报报道农民耕地被强占挖土取砂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黑龙江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局副局长给穆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打电话了解情况,穆棱市国土资源局李局长在电话中说:“不要相信小报的报道,不准确。”(据425日《京华时报》)

 

不要信小报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千个受众眼中有一千种解读,无论怎样的解决,都是为新闻监督更好地开展,让媒治观念深入人心,继而更好地约束权力。从李局长的话中,不难看出一点讯息,那就是权力的傲慢与骄横,黑龙江日报在他眼中什么也不算,那其他地方小报就更加不值一提。连党报都遭遇如此待遇,连局长都可无视全省最大党报,那媒体监督职能如何发挥?民众通过媒体传达的诉求又如何抵达?这背后迷雾令人费解。

 

由此很容易联想起检查日报记者采访时所遭遇的那些事儿,“记者证在我们这是没用的”,不同话语背后折射同样的骄横——记者算什么?老子才是最大的。遗憾地是,尽管舆论反响激烈,记者证无用的官员也不过停职检查,而后便了无音讯,不难设想,其很可能仅挪窝而已。以其对待新闻监督的态度,自是潜在的“病毒”。如果说“记者证无用”是某些官员认定的潜规则,那李局长的“无视媒体”则是大胆地将这种潜规则曝光,而且还怡然自得,毫无知错之心,悲哉!

 

事实上,李局长话语背后还有另一重隐喻,那就是新闻常识极度匮乏,而其又自以为是。众所周知,无论媒体大小,新闻的生命都是真实性,用事实说话,不能歪曲事实真相,这是新闻传播的底线,不容触及。尽管现实语境下的确存在新闻误报现象,但就整体而言,新闻还是具备最起码的底线,李局长片面的看问题,或者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说法,更大程度上源自其权力优越感。常听在媒体从业的朋友说,新闻工作者其实是新闻农民工,其中不乏委屈与不满,更多的恐怕还是当前新闻生态尤其是底层传媒生态的一种真实写照。

 

事实上,无论媒体大小,新闻监督是媒体的使命,因为传媒是人民的口舌,须为大众说话。新闻监督是针对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的不良现象及行为,通过报道进行曝光和揭露,抨击时弊、抑恶扬善,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由此可见,新闻中黑龙江日报报道的情况正是“新闻监督”的内涵,而且通过相关调查,只是根据材料理清头绪,实事求是地报道出来,拿到李局长面前,要的也是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有还是没有,是还是不是?证据何在?如此简单而已,而李局长一番话,很明显严重背离主题,并将真实的自己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无论“记者证无用”还是“不要信小报”,其背后难以扯清的问题依旧是新闻监督的尴尬与窘境。媒治遭遇困境,民众的诉求也就断了一条阳光大道,更多的猫腻和潜规则也就滋生了更丰厚的土壤,于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百害而无一益,需警惕。

 

文章发于4月26日《大河报》:http://news.sina.com.cn/o/2010-04-26/065317425368s.shtml

4月27日《黔东南日报》:http://www.qdnrb.cn/site1/qdnrb/html/2010-04/27/content_98351.htm

4月27日《边城晚报》:http://www.0745news.cn/Html/news/2010/04/72504.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