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雷词是语言正常的“新陈代谢”

(2009-11-02 12:02:32)
标签:

杂谈

雷词是语言正常的“新陈代谢”


  □龙敏飞

  29日,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对外发布2008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并由商务印书馆推出《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8》一书。该报告称,中国语言生活呈现出健康有序、丰富多彩的发展态势。2008年度产生新词语359条,“山寨”、“三聚氰胺”、“堰塞湖”位列新词语使用频次三甲。(据10月30日《北京日报》)

  网络雷词的出现绝非偶然,一方面是重大事件催生新生名词;另一方面网络简写日常用语依然火爆。不少词语的本意被歪解了,不少词语直接由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代替了,生僻字自造字也接踵而来,网络文字达到空前的繁荣,自然而然地对传统的语言带来不小的冲击。

  于是,有专家开始拿起“指挥棒”要“改革”了,先表示生僻字不宜推广,接着自己动辄便开始了对44个汉字的“大刀阔斧”。其实,这是对语言文字主人公地位的颠覆,专家本该集思广益,对文字当慎重“开刀”,可如今却成为他们一种炒作的噱头。事实上,文字应该怎样发展,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什么样的文字可以正规化,最具备发言权的应该是公众,毕竟他们才是文字的最大群使用者。

  事实上,如今网络文字很多是出于表达简练或者其他便利人们生活的缘故才有所改变的,譬如“��”字可以传达“很傻很天真”五个字的意思,而“�濉币蛔执�神,令人拍案叫绝……故而,对于当前红红火火的网络雷词,的确没有必要打压。

  回顾文字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甲骨文到篆书,再逐渐演变成不同的文字,而且在文字的演变过程中不少文字的释义也渐渐改变,甚至截然相反,譬如古代的“臭”便是现代的“香”等。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家日益追求更快更精准的表达方式,在当前语言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时,文字新义或者生僻字走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以说,网络雷词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语言正常的“新陈代谢”,我们应该给予其广阔的发展空间,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词的确可以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

 

      文章发于10月31日《潍坊晚报》,链接如下http://wfwb.wfnews.com.cn/html/2009-10/31/content_134421.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