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民意“空壳”了
(2009-10-22 22:22:34)
标签:
杂谈 |
莫让民意“空壳”了
“空壳博客”新闻一出,立刻招致网民和评论人“拍砖”、“质疑”,言辞激烈,大有将其“拉下马”之势。这和之前“已阅”的区长新闻一般,都折射出当前公众的一种“焦虑”:官员稍有新闻,便立马“上纲上线”地去批判。
从理论上讲,“空壳博客”并无不可,没有任何文件规定官员必须如何去“与民交流”。“空壳博客”不一定就是官员不作为,不和民众交流的“象征”,因为博客只是一种休闲形式,一种娱乐文化,将其与工作挂钩,本身便有强人所难之嫌,官员“不搭理”也情有可原。
事实上,“空壳博客”之所以“空壳”,需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是没有时间疏于管理还是不熟悉博客的操作?如果是前者,而官员又的确能够通过其他手段与民交流的话,那公众应该无话可说。如果是后者,也无可非议。
与民交流,为公众服务的方式多种多样,譬如下乡、打电话、写信等,任何人都不能苛求官员必须如何如何去做,手段完全可以多样化,只要目的都是“为民服务”即可。
然而“空壳博客”不可怕,可怕的是为民服务的意识“空壳”。公众对官员的集体“不自信”也并非毫无缘由,而是不少官员的所作所为确让人难以信服,林嘉祥、逮军、周久耕、邓贵大等一连串的官员,让民众看到的尽是权力的傲慢与横行,见不到一丝民意的曙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或许是对当前网民心态的最好诠释!
官员的“信任危机”的已经日益凸显,“空壳博客”并不可怕,但如果连为民服务的意识也“空壳”了,那就出了问题。每一个官员都应“心中有民”,不能让为民服务也跟着“空壳”。龙敏飞
发于10月9日美国《侨报》,地址链接:http://www.usqiaobao.com:81/qiaobao/html/2009-10/09/content_2234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