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空壳博客”不可怕,就怕为民服务“空壳”

(2009-10-07 07:27:26)
标签:

杂谈

“空壳博客”不可怕,就怕为民服务“空壳”

20087月至今,江西60多为县级官员实名开博,多以解决民生问题为主要议题。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空壳博客”没有实质内容,既不回应网友反映的问题,也没有原创博文,通篇都是会议讲稿致辞等。有的半年都没更新过一次。(106日《中国新闻网》)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9/1006/04/5KTPDIOE0001124J.html  

“空壳博客”新闻一出,立马招致网友和评论人“拍砖”、“质疑”,言辞激烈,大有将其“拉下马”之势。这和之前“已阅”的区长新闻一般,都折射出当前公众的一种“焦虑”,官员只有稍有新闻,便立马“上纲上线”地去批判!从理论上讲,“空壳博客”并无不可,没有任何的文件规定官员必须如何去“与民交流”。“空壳博客”不一定就是官员不作为,不和民交流的“象征”,因为博客只是一种休闲形式,一种娱乐文化,将其与工作挂钩,本身便有强人所难之意,官员“不搭理”也情有可原。

事实上,“空壳博客”之所以“空壳”,需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是没有时间疏于管理还是不熟悉博客的操作?如果是前者,而官员又的确通过其他手段与民交流的话,那公众应该无话可说。如果是后者,也无可非议,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崔健尚且不会电脑,我们没必要苛求老一辈官员必须完全与与时俱进的科学技术接轨,只要其心中有民,心忧天下,并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他就还是好官员。

与民交流,为人民服务的方式多种多样,譬如下乡、打电话、写信等,任何人都不能苛求官员必须如何如何去做,手段完全可以多样化,只要目的都是“为人民服务”即可。或许,这些官员不写博不更新博客就是因为此,如此,岂不是错怪好人了?“空壳博客”只是与民交流的一种渠道被堵塞,并不是全部,以偏概全地去批评批判未免有失偏颇!

“空壳博客”不可怕,可怕的是为民服务的意识“空壳”。对于官员,公众对其集体“不自信”也并非毫无道理,而是不少官员的确没给我们自信,林嘉祥、逮军、周久耕、邓贵大等一连串的官员,带给我们尽是权力的傲慢与横行,见不到一丝民意的曙光。“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这或许对当前网民心态的最好诠释!

故而,官员的“信任危机”的已经日益凸显,如今需要的是对“空壳博主”一个审查,如果连为民服务的意识也“空壳”了,那么一定要“上纲上线”批评教育,甚至还要严惩不贷,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同时,也要做好全体官员的思想工作,让每一个官员都“心中有民”,不能让为民服务也跟着“空壳”。

 

文章发于10月7日《城市信报》,链接如下: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0910/20091007/news_20091007_868212.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