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的英文是supervisor,顾名思义就是监督者,管理人的意思。有趣的是,还有一个英文单词tutor,既有大学的导师、教师的意思、又有家庭教师的含义。记得在国外留学时,我们研究室的教授会指派那些在读博士或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的年轻研究助手和教师做大学四年级毕业班同学的tutor。从来没有听到那位学生胆敢宣称研究室的教授是自己的tutor,因为tutor的学识和地位的确不高。那些读研究生的年轻人(硕士、博士)正式场合都把自己的导师称作supervisor,私底下也有叫boss的。从不会称之为tutor。还有一个英文单词,估计凡是学过英文的人士,不管英文水平的深浅,都能朗朗上口,耳熟能详,那就是teacher这个字。这个字可以有教师、老师、导师的意思。学习中、工作中、生活中,只要比自己好,能帮助自己的,能给自己某些方面的启迪的人,都可以称之为teacher。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师”恐怕就是这个teacher。搞清楚这几个英文单词的含义,再加上我们现在的大学及研究体系都是西方泊来的这么一个基本状况,那在大学里做supervisor那肯定就不应该是tutour或teacher那么简单了。
最近听了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介绍如何做好研究生导师的经验,颇有同感。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呢?做到了以下三条就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导师了。
1.指引方向
研究生导师不是tutor,也不是teacher。不需要手把手的教自己的研究生特别具体的技能。不需要灌输式的教育,更需要引导式的教育。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就提说就是要为学生开好研究的课题。
2.提供条件
其一、开展学术研究没有具体的科研项目做支撑,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研究生导师要积极争取科研项目,为研究生们提供必要的项目上的,经费上的支持。没有科研项目,不做科研就谈不上是合格的导师。其二、要为研究生提供研究的场所,包括就职和工作的机会。
3.把好关口
科学研究过程中有很多重要的关口需要导师把好。研究生初次走上研究的道路,难免遇到有很多实际的问题。如何选题、开提。如何查资料、写研究报告、写学术论文都需要导师把好关口。
在做好上面三条后,还需要注意培养研究生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创新精神
虽然导师有义务传承自己的研究领域的知识给下一代的任务,但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不是工匠式的师徒传承关系,研究生的研究必须是具有创新性的。没有创新的研究,第一浪费时间,第二也毫无价值和意义。
第二、科学精神
从事科学研究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研究中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违反科学规律和学术道德。导师必须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第三、奋斗精神
热爱科学、为科学事业献身是每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必备的素质,同时也是科学工作者人生的奋斗目标和价值体现。缺少奋斗精神,没有人生的正确追求,科学研究中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功和作为。(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