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名竟因“性格内向”拒录 公务员录取有啥不能说的秘密?

(2012-05-20 15:24:50)
标签:

杂谈

分类: 政治探讨

   第一名竟因性格内向拒录 公务员录取有啥不能说的秘密?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去年1016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海监管局公开招录6名公务员。其中三名考生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考试、面试和体检,但最终在考察环节被莫名其妙地刷了下来。

  先来看看考生的反映: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保险专业的黄红,面试成绩和总成绩排在该局专业监管岗位 一名,被告知因岗位匹配度不够,理由是性格内向取消录用;同样被拒录的,岳太杉被电话通知的理由是岗位匹配度不够,理由是协调能力弱,郭华东被拒 绝的理由是岗位匹配度不够,理由是年龄太小、工作时间太短

  雨里雾里,难以理解的理由啊,你说这三个人冤不冤。

  三个考生在喊冤,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喊冤无门。面对如此强横的拒录,可知老虎屁股是不能乱摸的,只能在这里为他们讲讲道理。质疑有五。

  第一,被拒的理由,在招考的岗位要求中并未限定。其岗位要求共有四条,前三条为硬性指标,为职业属性、 学历、英语成绩和专业要求;第四条为:具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其他不限。没有事先的限制,又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变成拒录的条件,这不是在 亵渎公务员考录的神圣?更别说这些理由根本不能列为公务员招录具有说服力的条件。

  第二,招考的过程为什么会出现蹊跷的情节。早在体检环节,三个人在初检时都分别有一项未达标,而在 复检中他们却全部顺利过关;保监局人事处工作人员为什么要一再强调,青海省工资待遇低,气候恶劣,工作条件艰苦,经常要出差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 让他们考虑清楚;如果心中无鬼,保监局为什么向考生表示出面推荐去青海保险公司工作。这背后有什么奥秘,只有保监局才知道了。

  第三,对于拒绝三名考生的理由,记者致电青海保监局人事处负责人王强,表示不方便透露,考察工作有保 密原则。考察工作是有保密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考察的过程。但现在要求明示的是考察的核心结果,即拒录的理由,为什么不能、不敢在台面上公开?这不是违背 了公务员考录的公开性原则。本次公务员录取中,到底隐藏着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第四,青海保监局表示今年该局最终的确只录用了三人。实情是不是如此,另三个名额有否被其他人占用了、私下瓜分了,也要再搞搞清楚。

  第五,看三名考生被拒绝的理由,不知道招录方是如何得出结论的,又怎么会成为拒录的缘由。有必要分别作一分析,晒一晒其中的荒唐。

  中国有许许多多性格内向的人,他们照样不是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吗。性格内向只是一种性格取 向,并不代表能力。许多性格内向的人,关系处理得很好,沟通、协调的能力也很强,能够很好地担负起自己的职责。黄红在公务员考试中的表现已经充分证明了她 的能力,怎么能由此一棍子打死,否定了她?

  所谓的协调能力弱,能够在一次考察中了解清楚吗?没有试用过,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怎能轻易地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样的理由,是否为莫须有的,还是一个疑问。

  年龄太小、工作时间太短则更加地荒唐了。既然年龄太小、工作时间太短,为什么在公务员考试报名审核中通过了,说明符合条件,拿到了通行证。尤其难以让人信服的,现在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绝大多数都是应届毕业生,考上的也多是应届毕业生,他们的年龄都 相对小,甚至没有工作经历。按照这一逻辑,难道要他们都下岗吗?

  招考方在任意使用手中的权力,为公务员考试抹了黑。很希望国家公务员局能够及时站出来说说话,查清事实真相,狠刹极少数人的歪风,还冤屈者本该得到的,维护公务员考试公平公正的名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