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教师节到了,将前几日写的几行文字贴出,聊表对先父的怀念。)
今天(2012年8月31日),农历七月十五,是先父的诞辰日。
先父1928年农历7月15日出生,如果在世,今年虚岁85。可是,1992年,20年前,他就因病去世。65岁去世,有点过早,有点遗憾。
父亲的童年和青年生活在中国的抗日和内战年代,尽管那时社会动乱、民不聊生,但祖父拥有100亩良田且卓有远见,他勒紧裤腰带让父亲上了十年私塾。
1950年,父亲参加工作,由于受传统中国文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熏陶,他毅然选择了当教师,一进教育岗位,就当起校长,但他由于知识结构的缺陷,只能在乡下的学校倒来倒去,当了一辈子校长,直至退休。
父亲工作的年代,历经“反右”、“文革”等运动,家中的成份又是“富农”,所以未受冲击,是最大的幸运。父亲晚年时总是吹嘘自己对形势的判断如何如何的准确,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诱导谎言开始就大大识破等等。
父亲是一名好教师,教中文和历史的水平很高,受人尊敬,他爱生如子,满脑子中国传统的文化。
父亲是一名好校长,他严格要求下属,自己总是说到做到,从不“马列对人,自由对己”,他反对赌博,不准手下人赌钱,自己就从不干打麻将、推牌九等赌博勾当,正是父亲对下属要求严格,下属都不喜欢他,甚至骂他,但总是骂不出什么名堂,只说父亲脾气坏,不团结人,但这些下属老师一直到现在都还不清醒,一个校长要求手下人认真工作、不赌博,这是很正常、很合理、无可厚非的起码要求。
父亲一生清贫,没有任何财产和积蓄,这种赤贫使得他在任何时候都敢于面对,但也使得我这个家庭因为太贫困,造成我们姐妹许多的困局和发展受到限制。大姐智商很高,极其聪明,但十几岁就辍学打工,赚钱补贴家用。一个校长,自己的子女无钱念书,真是一种悲剧,也是做父亲的一种失败。
如今的教师,多少人成天在吞云吐雾、酒肉穿肠、欺诈家长、混淆是非,想一想,父亲那一辈的知识分子真的是很正统、很纯粹,也很高尚。
父亲在世时,对子女要求很苛刻,也时常产生一些矛盾,但他去世后,我一直在思考,至今20年,我确认父爱是深厚的,某些偏见是沟通不畅、我们子女也没有足够的说服力造成的。
父亲去世后,我总觉得自己心中的家倒塌了,再也没有逢年过节必须赶回家的必要,再也没有黑夜里窗口那一盏小油灯,再也没有身边的那一种温暖了,失去父亲,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自己再也找不到一个确实的依靠了。
按照轮回说,父亲今年也该考大学了,但愿他考上一所名牌的大学,学习工程技术而不是那种文史哲知识性的类似于私塾学习内容的所谓专业了。
祝福父亲,祝愿他一鸣惊人,大鹏展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