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性评价的常用方法——作品评价
(2010-10-13 12:01:29)
标签:
宋体信息技术终结性课程标准评价法杂谈 |
分类: 教育教学 |
第五章 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学业的终结性评价
第二节 终结性评价的常用方法
四、作品评价
作品是指学生在学习教学内容过程中,根据所学内容创作的一个大型的作业。它要求学生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或者在课外完成,作业量比较大,通常会是一个比较全面的作品制作,通过这个作品来评价学生对一个学期,一个模块,一个或者若干单元、章节的学习情况。
所谓作品评价法,简单说就是根据作品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作品评价法可以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一种形式,也可以作为总结性评价的一种形式。
作品评价主要以扩展性的评价任务为主,与操作评价方式相互补充,形成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很好的作品评价指导意见:“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搜集、分析学生的典型信息技术作品,也可以在测验、考试时设计特定的典型作品设计任务。对学生信息技术作品的评价要重视学生作品设计的思路和过程,不能只评价作品的优劣。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作品分析大多比较耗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适当组织学生遵循统一规范的标准开展自评或互评。”
●作品评价的过程:
(一)确定评价目标
根据目标分类理论和课程标准,确定作品评价目标,并根据评价目标制订双向细目表或者评价量归表。
案例3:图片评价量归表
表5-13 图片评价量归表
优 秀 |
良 好 |
合 格 |
不 合 格 |
评价结果 |
创 意 |
新奇富有创意 |
有一定的创意 |
模仿他人 |
抄袭他人 |
形 象 |
完整且生动 |
比较生动 |
完整但不生动 |
不完整 |
色 彩 |
既丰富又和谐 |
比较和谐 |
丰富但不和谐 |
不和谐 |
构 图 |
均衡且有空间感 |
均衡但无空间感 |
布局较偏 |
呆板或者散乱 |
文 字 |
既突出主题又美观大方 |
较好地体现主题 |
基本体现主题 |
破坏主题 |
制作过程 |
分类管理素材,制作过程完整 |
有素材,但制作过程不完整 |
素材管理混乱,无制作过程 |
只有成品 |
案例4:视听评价量归表
表5-14 视听评价量规表
|
优 秀 |
良 好 |
合 格 |
不 合 格 |
评价结果 |
创选题立意 |
主题明确,健康 |
有主题,健康 |
主题健康,但不明确 |
主题不健康 |
|
内容选择 |
烘托主题,多种媒体使用恰当,有原创素材 |
能表现主题,多种媒体使用恰当,但无原创素材 |
能表现主题,多种媒体随意组合 |
与主题无关 |
|
总体表现 |
组织严密,逻辑性强;画面生动活泼,有吸引力,图像色彩搭配得当;核心媒体突出,紧扣主题;辅助媒体使用恰当,且对核心媒体有烘托作用 |
有组织,有逻辑性;能够区分核心媒体和辅助媒体 |
有组织,但核心媒体和辅助媒体不突出 |
杂乱拼凑,画面凌乱 |
|
制作技巧 |
画面组接流畅,字幕工整,大小恰当;声画同步,音乐与音乐效果恰到好处;特技应用合理 |
在画面组接、字幕和音频运用等技术方面有1~2处欠缺 |
在画面组接、字幕和音频运用等技术方面均有欠缺 |
简单拼凑,无技术含量 |
|
学习档案 |
过程性资料完整,素材管理合理 |
有素材,但过程性资料不完整 |
无过程性资料,素材管理混乱 |
只有成品 |
|
以上案例来源于祝智庭主编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中国地图出版社。
(二)编制作品评价任务
1. 设置问题情境
案例5:《网络技术应用》综合实践课题:
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联合会上,有人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以纪念 “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你知道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是谁吗?人类第一次飞向太空的梦想是什么时候实现的?中国人又是什么时候实现“飞天摘月”的梦想呢?搜集相关资料,分别了解以下内容,整理成报告形式,要求图文并茂。
(1)人类载人航天的历史回顾,包括重要历史的时间、事件、任务以及相关的图片资料。
(2)我国在探索“飞天”的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事件?
(3)你知道宇航员是如何生活、工作及如何训练的吗?宇航员在太空中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本素材取自教育科学出版社教材)
2. 任务具体化和操作性
案例6:《网络技术应用》综合实践课题具体要求
(1)单独完成。先建立学号文件夹,然后建立载人航天、飞天、宇航员等文件夹;查找相关资料并保存到文件夹;有时间的同学建立数据表或者电子表格以管理收集到的资料。
(2)整理演示报告(保存到学号文件夹内);按规定提交作业(学号文件夹)。
3. 组织作品创作
选择主题进行作品创作活动,一般经历作品规划、获取素材、管理素材、创作、测试与发布等过程。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活动过程,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氛围,引导学生经历信息技术活动过程。
案例7:《网络技术应用———建立主题网站》组织活动过程:
(1)规划书(需求分析、主题、名称、栏目、自由组成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等)
(2)制作LOGO
(3)收集资料
(4)建立主题网站
(5)动态网页
(6)测试与发布
(7)交流与评价
4. 组织交流与评价
(1)交 流
案例8:《网络技术应用———建立主题网站》的交流内容:
* 小组网站名称、建站目的和面向对象。
* 实施过程情况(分工情况、合作情况、完成进程情况)。
* 小组LOGO、版面设计。
* 小组成员分别介绍自己负责的网页制作情况并展示。
* 指出小组成员的网页使用CSS和JAVASRIPT优化网页的效果。
* 互动有效果:①其他小组的提问;②交流。
* 提出改善网站的设想和意见。
* 评价。
(2)评 价
案例9: 《网络技术应用———建立主题网站》的主题网站评价量归表。
表5-15
评价内容 |
10分 |
5~9分 |
0~4分 |
页面布局 |
页面布局合理,并且正确地使用表格对网页进行精确地定位 |
页面布局存在某些不合理的地方,使用表格对网页定位基本准确 |
页面布局一般,没有使用表格对网页定位 |
色彩搭配 |
界面友好,色彩搭配合理 |
部分色彩搭配不合理 |
色彩搭配需要较大幅度的改进 |
导航 |
链接正确,页面之间跳转灵活,访问者很容易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
链接正确,但部分页面之间跳转灵活 |
部分链接不正确,但部分页面之间跳转不灵活,很容易造成访问者“迷航” |
内容 |
网站内容丰富,除了广泛收集各种资料以外,还包括作者自己的见解 |
网站内容丰富,但网站所包括的内容都是靠广泛收集资料得来的,不包括作者自己的见解 |
网站内容不够丰富,所收集资料不够全面 |
信息 |
信息正确、时效性强,信息出处明确 |
大部分信息正确、时效性强,大部分信息的正确性可以得到考证 |
信息的正确性无法得到考证 |
图片、动画 |
图片、动画恰到好处增强了网站主题的表达 |
所引用的图片、动画与网站主题有关,但部分图片、动画的使用喧宾夺主 |
所引用的图片、动画与网站主题关系不大,容易分散访问者的注意力 |
页面 |
包括8个或者8个以上的页面 |
包含4~8个页面 |
仅包含0~3个页面 |
小组合作 |
小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网站是成员共同劳动的结果 |
小组成员之间分工不是很明确,网站是大部分成员共同劳动的结果 |
小组成员之间几乎没有分工,网站的完成只是某个或者某几个成员劳动的结果 |
● 作品评价的例子:
案例10:数据管理技术模块作品小组活动
本活动结合《数据管理技术》模块第三单元教学过程中开展的小组活动,贯穿整个单元教学,其任务在课内外完成。本活动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把第二单元的学习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亲历问题解决过程,初步掌握设计和实现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方法。
小组活动任务:
(一)小组活动选题
1. 设计并实现一个管理家庭光盘资料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使之具有友好的数据浏览、查询、修改、添加、删除及统计界面。
2. 设计并实现一个管理个人图书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使之具有友好的数据浏览、查询、修改、添加、删除及统计界面。
3. 设计并实现一个管理教工电话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使之具有友好的数据浏览、查询、修改、添加、删除及统计界面。
4. 设计并实现一个管理学生成绩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使之具有友好的数据浏览、查询、修改、添加、删除及统计界面。
5. 设计并实现一个管理某教学活动的网上评价要求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使之具有友好的数据浏览、查询、修改、添加、删除及统计界面。
6. 自主选题
(二)小组组成和要求
1. 每5~6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
2. 每个小组只选择一个课题,不重复选题。
3. 每名同学负责小组课题的一个模块,并参与所有模块的设计活动。
(三)活动安排说明
平时教学活动在单元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课外时间完成。
(四)活动的环境设置
1. 给定设置好的数据源(名称)和数据库名称以及存储位置。
2. 给定数据的FTP和WEB服务目录。
为了真实记录反映作品活动类的小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可以从小组活动过程记录表、学生选题情况、学生作品情况、评价量归表、互评与自评的小组评价交流表等方面设计此类活动的评价工具。具体的评价表格如下所示:
(1)小组活动过程记录表,如表5-16所示。
表5-16
小组选题: |
小组成员: (1) (2) (3) (4) (5) |
过程: |
1. 确定建立数据库的目的 (1) (2) (3) |
2. 收集信息 另表设计(自制表格,并收集信息填入表内)(参考课本P33) |
3. 建立概念模型 (另外纸张)画出E-R图以及优化后的E-R图(参考课本P36) |
4. 建立数据模型 列出关系表(参考课本P38) |
5. 确定字段以及数据类型 列出表的名称以及表的结构(参考课本P39) |
6. 建立数据库 写出数据库名称、表的名称并输入数据。 |
7. 系统运行环境 (1)ODBC设置情况:(2)FTP设置:(3)WEB设置: |
8. 编写登录界面 (A)用户数据表(小组设计) (B)登录(每人都要编写) |
9. 分工编写各个模块(每人选择一个模块) (1)浏览: (2)查询: (3)修改: (4)删除: (5)添加: |
10. 测试、交流与评价 (A)组内测试、交流与评价 (B)小组间测试、交流与评价 |
(2)学生选题情况表,表5-17所示:
表5-17
序号 |
课 题 名 称 |
小 组 成 员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3)评价量规表,表5-18所示:
表5-18 数据库应用系统评价量规表
评价内容 |
优秀(10分) |
中等(5~9分) |
不合格(0~4分) |
|
主题内容 |
主题明确,健康,与学习生活紧密联系 |
有主题,与学习生活紧密联系 |
有主题,但不够健康 |
|
确定建立数据库的目的 |
目的明确,理解用户需求 |
目的基本明确,了解用户需求 |
目的不明确,不了解用户需求 |
|
收集信息 |
过程性资料完整,素材管理合理 |
有素材,但过程性资料不完整 |
无过程性资料,素材管理混乱 |
|
建立概念模型 |
能够画出E-R图以及优化后的E-R图 |
基本能够画出E-R图以及优化后的E-R图 |
基本能够画出E-R图 |
|
建立数据模型 |
能够正确列出关系表 |
基本正确列出关系表 |
不列出关系表 |
|
确定字段以及数据类型 |
能够依据模型正确地确定字段以及数据类型,字段完整,命名符合一般原则 |
基本能够依据模型正确地确定字段以及数据类型,字段比较完整,命名基本符合一般原则 |
部分字段以及数据类型确定准确,字段不完整,命名不符合一般原则 |
|
建立数据库 |
ODBC和IIS设置准确 |
ODBC设置准确,但IIS设置不完全准确 |
ODBC和IIS设置不准确 |
|
系统运行环境 |
|
|
|
|
登录模块、主界面 |
测试全部通过,界面友好,工整美观 |
登录模块通过测试,没有主界面 |
有登录模块但不通过测试,没有主界面 |
|
五大模块 |
测试全部通过,界面友好,工整美观 |
至少有3个模块通过测试,界面可以满足基本要求 |
仅有1~2模块测试通过,界面可以满足基本要求 |
|
交流汇报 |
提交资料完整,有效地展示成果,语言表达清楚、准确 |
|
|
|
(4)评价交流表:
某某中学2004~2005年度第二学期信息技术选修模块
小组活动评价表
姓名: 学号: 班级:
表5-19 小组互相评价表(每名同学都须填写)
小组序号 |
小组活动主题内容 |
评价情况描述 |
评分(10分) |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5 |
|
|
|
6 |
|
|
|
7 |
|
|
|
8 |
|
|
|
表5-20 自我评价表(每名同学都须填写)
项 目 |
描 述 内 容 |
自我评分(10分) |
小组活动自我评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