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对大学生村干部长远发展的看法是不全面的,首先是把市场价值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在大学生村干部奉献农村、在农村大舞台实践的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眼前的利益或许只是小利益或者根部不是利益(以后我会把《白云生处》中关于目标和机会的篇章上传,请关注);其次是把执政党希望大学生能到基层最艰苦、最复杂的地方锻炼,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以及作为今后干部培养和成长重要的环节,看成是极端的所有大学生都要在农村工作一辈子;第三是否定了个体的差异性,我们希望一部分大学生能后留在农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也许有更多的大学生将走向公务员、自己创业等道路,不然为何要规定在农村服务满两年后可以享受考录公务员、报考研究生等加分的待遇呢?(许多家长鼓励子女走另外的道路我觉得无可厚非,与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到基层锻炼并不矛盾。)此外,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对于缓解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至于大学生村干部的待遇问题,我想在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参照标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确实已经超过两委副职的待遇,但在经济发达地区也许大学生的心态会有些不好,等等,不一而足。所以,对待利益问题必须要用训练有素的眼光,看到事物的本质。而对于大学生村干部个体来说,首先要调整好心态,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积蓄自己的能量,更要关注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
(我原来很少上网,一个月也就一到两次,所以不懂网络语言,没表达好的请包涵;另外,我写东西不大打草稿,有思路混乱处也请包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