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现在出国留学还划算吗?

(2014-08-09 17:01:12)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林宸

  大量的中国留学生,背负着家长的期望、中介的热情和懵懂的向往,涌入了一些水平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国外大学。而这些学校,恰恰也是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最厉害的学校,他们正好成为这些学校应对财政困难、“人傻钱多速来”的牺牲品。

    (本文来自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全球新闻眼”)

http://i0/cj/2014/0809/U2450P31DT20140809153104.jpg本文作者、新浪财经专栏作家林宸做客《财经郎眼》

  2014年7月21号的《财经郎眼》节目里,我和郎咸平讨论了一个目前学生与家长十分关心的话题:你适合出国留学吗?郎咸平认为,国外的一流大学仍然值得念,但是二三流的一些大学,已经沦为靠赚取中国留学生学费为目的的“克莱登”大学,完全没有必要去读。

  他认为,像前一段时间被广泛报道的辽宁文科状元从香港大学退学重考北大中文系的刘丁宁事件,将不会是一个个案,而代表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即将面临一个问题:要不要出国留学?怎样的学生适合出国接受教育?

  本文的背景来自一再被媒体渲染的海归找工问题。随着今年“史上最大海归潮” ,新浪财经转载的一篇《海归留美7年耗资超770万 回国后月薪仅3000元》的文章。

  如果看一下最近几年来出国留学人数的变化,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留学在2008年后达到井喷,2008-2013年出国的人高达184.7 万,1978-2007年,回国人员数字达到 112.5 万人;对比一下,1978-2007年30年内回国数量总和不过是26.6万。

  其中,高中生从无到有,2006年,去美国读高中的留学生才65个,到2013年已经达到23795个,上涨366倍! 

  这个趋势很可能继续。 2013年一年,有超过10万中小学生去美国参加夏令营,这些都是潜在客户。2013年7月1日到7日,暑假刚开始,浦东机场出入境的中小学生人数为 1.84万,相当于七天时间里,400人的飞机飞了46个航班,每天将近7个航班满载着中小学生飞赴美国。

  本科生迅速上升。7年上涨10倍!2006年去美国读本科的学生有9309个,2013年这一数字上升到93768 。硕士研究生也剧增,从2006年4.76万,2013年10.35万,增长2.2倍。中国的硕士研究生约30%集中在商学院。博士生数量并没有明显改 变。本科生、硕士都在2007年以后迅速增长。 但是博士并没有明显变化,2003年博士在校生10万人,2012年是11.78万。这说明,出国留学的年轻化,扩张化已成趋势。

  这么多中国学生走出国门,但是顶尖一流大学的录取率几乎没有变化。大量的中国留学生,背负着家长的期望、中介的热情和懵懂的向往,涌入了一些水 平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国外大学。而这些学校,恰恰也是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最厉害的学校。国际学生往往需要支付高昂的学费(通常三倍于本州学生),他 们正好成为这些学校应对财政困难,“人傻钱多速来”的牺牲品。

  美国研究生院的数字显示,过去八年来国际学生比例提高了7%,但是中国人的比例提高了75%。部分学校项目,尤其是深受国人喜爱的金融硕士专业里,里中国学生占比甚至达到了95%以上!

http://i2/cj/2014/0809/U2450P31DT20140809152444.png部分美国大学研究生项目中国学生占比。(图片数据来源于学校官方网站,括号内为学校项目排名)

  这样的比例导致很多中国学生是在美国找不到正式工作,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回国就业。

  目前国内的行情对海归很不利,首先从待遇上讲,很多海归待遇上跟国内的硕士上基本一样,没有工作经验的美国金融硕士北京上海平均月薪在5000元人民币左右。相比七八十万的的美国金融硕士的投资,仅从经济回报是不太值。

  有一篇很著名的帖子曾经谈过美国金融硕士回国就业的问题。文中提到美国金融硕士之前都期望很高,事实上很多美国金融硕士就业连国内名校的金融硕士都不如,很多人不信,事实就是如此,原因简单说一下。

  首先,很多美国金融硕士读的都是美国二三流的学校,很多国内的HR认为你水平肯定没有国内名校硕士高,一是学校知名度太差,二是学习时间短。什 么野鸡大学,水货文凭等看法都冒出来了,你还得红着脸跟人家解释介绍国外专业和学校的情况,人家清华北大的学生根本没这个问题。

  其次,读完美国金融硕士就业渠道少了,回来找工作主要靠网申和社会招聘会,网申很不靠谱,很多网上招聘都是做广告根本不招人,更搞笑的是很多网 申带学校自动过滤,不是国内的211学校,连哈佛耶鲁一并给过滤掉了。社会招聘就不说了,垃圾单位占多数。国内就业最主要的渠道-大学校园招聘和学校推 荐,海归根本没有机会。

  再次,由于出国的学生当中垃圾学生不少,海归离职率高,海归名声整体不好,很多单位宁要国内的研究生不要海归的金融硕士。国内很多单位招聘只要应届生,有的要有六级证书,有的要学生干部,有的要党员,又有不少美国金融硕士被排除在外了。

  此外,国内面试笔试大都是考察国内的金融政策和法规,你在美国学的金融知识完全用不上,被国内的名校金融本科和硕士挤下来是常事。加上国内就业环境逐年恶化,有的美国金融硕士回国找的工作连出国前本科毕业找的工作都不如。

  国内的工作环境也对美国金融硕士不利,如果身边一堆没出过国的,出过国就成了排挤、嘲讽、打击对象。这些人整天刻意强调某人美国海归,言外之意,美国回来的混得跟他们没什区别。国内名校的硕士也很看不起一个去美国二三流学校读书的金融硕士,背后冷嘲热讽说是野鸡大学。美国金融硕士毕竟人数比较少,根本没有国内名校硕士的校友网,想找师兄师姐帮忙和提携一下比较困难,有些单打独斗的感觉。

  由于留学市场信息的不透明性,学生及家长并不了解学校和中介的很多实际操作策略。作为一名身在美国的大学教授,我想借此给诸位学生家长们提醒几个美国学校在招收国际学生时候可能会玩的猫腻:

  1)虽然中国学生占国际学生比例并不是特别高(约28.7%),但是更说服力的是申请率。中国国学生占国际总申请的一半以上,名校忽悠中国学生 说会大量扩招,吸引申请数量增加,录取率却降低,这样学校可以在US NEWS等大学排行榜上大幅度提高排名。我们的中国申请人就沦为炮灰。

  2)不统计学成回国学生的薪金水平,这样网站上写出的美国本土毕业生薪金水平比实际高很多,忽悠学生对学成毕业的薪金水平期待过高。

   3)语言双录取课程,让中国学生以为可以低分就读名校,实际上是拖延时间多收钱。以俄勒冈大学为例,它是美国最早开创“语言班+正课”模式的学校,这种 模式吸引留学生的关键在于如果语言成绩不够上正课(包括本科课程和硕士课程)的要求,则可以多交钱,先去当地读语言,等语言成绩合格了再开始正课。有媒体 报道,正是由于这个这个原因原因,俄勒冈大学的中国学生持续增长,且在最近五年呈猛增势头,从2009年的385人猛增到现在的1800人,中国学生俨然 成为当地最庞大的留学生团体。

  我个人是2002年高中公派出国的小留学生,我很感激在海外接受到的教育使我可以有今天的平台。我个人并不是要黑美国教育,而是想通过媒体这个 平台,帮助校方、学生和家长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留学进行更为成熟、理性、全面、透明的思考,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决定。毕竟,无论在国内国外,教育的最终目 的,是给学生一颗学习的心和一个有想法的大脑。

  (本文作者介绍: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Emory大学市场营销系博士。)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