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2009-08-25 13:33:12)
标签:

塔尔寺

黄教

僧人

喇嘛

活佛

宗教

旅游

摄影

杂谈

分类: 行者无疆

    此次去西宁,免不了要去著名的塔尔寺。说实话,塔尔寺我多年前去过了,并没有留下很深刻印象。藏传佛教的寺庙无论是规模、建筑的精美、还是统一的布局,都无法和汉传佛教寺庙相比。倒是我一直对藏传佛教感到很神秘,对那些活佛喇嘛生活感到新奇。这次去的匆匆,停留时间很短,当然也没条件探秘。只是从陪同的那位热情善言的导游嘴里和文字介绍略知一二。

    塔尔寺是15世纪的西藏佛教史上的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创建格鲁派(格鲁;藏语意为善律)后修建的,与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拉卜楞寺一起并称为格鲁派的六大寺院。藏传佛教原来有十个派别,后来一些小的派别逐渐被融合消失了,只剩下宁玛(红教)、噶当、萨迦(花教)、噶举(白教)和格鲁(黄教)五大教派了。藏传佛教的袈裟大多都是红色的,是那种被称为喇嘛红的赭石红。不同的是他们帽子颜色不同。格鲁派的帽子是黄色的,所以被称作黄教。格鲁派是创建最晚的教派,但是其势力很强。喀巴的重要贡献就是培养了达赖和班禅两大徒弟。格鲁派的还创建了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的转世体系。

    过去,我们认为喇嘛是对藏寺中僧人的泛称。其实这个称谓是被我们滥用了。本来意义上喇嘛是指高僧,是“上师”的意思。由于汉人通常把藏传佛教称为喇嘛教,这样就把其教僧人也统称为喇嘛了,就和我们称呼汉庙中僧人为和尚一样。

    如果说“喇嘛”是我们没有正确适用藏语(有的说是蒙古语)的话,那么“活佛”则完全是汉族地区的人对高僧的俗称,在藏语里并无此词,与佛理也不通。“活佛”指经过多年饱读经书且通过一些列藏传佛教考试之后得道的并被认定的喇嘛;或者是藏传佛教不同教派历来认可的可以转世的高僧,他们是生下来就被寻找、认定为本世活佛,平且在他去世后可以转世到其他肉身。所以很多地方就直接把“活佛”解释为“转世尊者”。在藏语中,"活佛"则有多种不同的尊称,其中最为常用的有"珠古"、"喇嘛"、"阿拉"、"仁波切"等."珠古"是藏文(sprul-sku)的音译,意为"化身";"喇嘛",是藏文(bla-ma)的音译,该词最初是从梵文(gu-ru,固茹)两字义译过来的,其本意为"上师",在藏文中还含有"至高无上者或至尊导师"的意义; "阿拉"是藏文(A-lags)的音译,该词在字面上看,是一种表达恭敬的语气词,现在则蕴含一种引导信众从黑暗走向光明的特殊意义;"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意指"珍宝"或"宝贝"。这是广大藏族信教群众对活佛敬赠的最亲切、最为推崇的一种尊称。活佛是藏传佛教发展到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青藏高原这块神奇的雪域之地培育出的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在世界宗教舞台上独树一帜。时至今日,各宗派的"活佛"依然是藏传佛教中最重要的宗教神职人员,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广大信教群众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宗教地位。

    据介绍活佛也是分的很多等级,有的需要在整个藏传佛教体系中“答辩考核”才能获得。类似我们评职称或者评院士评长江学者的晋升体系。一旦取得资格和荣誉,活佛的地位也大大提高,生活会更加优越。而寺庙也利用这个来提高自己声誉和影响力,甚至拉动旅游收入。我觉得很像现在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争取多评几个两院院士的道理。在塔尔寺有好几位这样高僧,每个人都有一座很漂亮的院落。据说他们也会接受朝拜者甚至好奇者膜拜,给他们做摩顶讲经等法事。当然是要收香火钱的,虽然说是自觉自愿,可是在那个环境下谁又能不给呢?可惜我的佛缘不到,没有机会去一睹活佛尊颜。“

     记得有一篇文章说过:“如果你对藏传佛教中的红、黄、白、花、黑教以及它们的过去没有一点探索的好奇,那么我们对你的忠告就是不要去藏区,不要来这个几乎全民信佛的地方。你不会理解那些磕长头、那些转神山甚至施舍的人群的行为,更毋论说他们的灵与魂。”可是藏传佛教的渊源很久,佛理深奥,流派繁杂,真是无法搞得很清楚。

    我们可能更容易看懂更愿意知道到是那些普通的喇嘛,也就是平平常常的僧人,他们在寺庙里是怎样生活的。这也是导游们比较讲的清楚的话题。

    在这些大一些寺庙里,都有着数百成千的僧人。在藏区,把孩子送去当喇嘛是件很光荣很值得骄傲的事情。这会给家人带来福气和好运。家里有些钱也就送到寺庙去了。听当地一位领导说过,他们去慰问那些贫困的藏族牧民。藏民拿到慰问金却说,你们前几天怎么不来,寺庙来收钱的人刚走。搞得领导们哭笑不得。喇嘛在寺庙生活是很严格很有规律的,每天有值班僧人在天明时呼喊起床,然后就要早祷,边吃喝边念经。据说有的寺庙在这时发给大家当日的生活费。偷懒者肯定就得不到了。如果有施主来布施,那时最好不过的了。之后还有午祷和午后祷告。每天还要举行若干次辩经。晚上九点钟他们就不叫外出了,要清点人数的。其实在寺庙下还有扎仓再往下还有康村的下级组织。很多活动是由按扎仓或康村来实施的。我们在寺里恰好看见很多年轻的喇嘛在练习辩经。基本都是两人结对,提问者站立着,提完问题后,就扬起右臂用力砍下,同时向前一大步猛跺脚,高声说句什么,大概意思是:开始回答!回答者则盘腿坐在对面蒲团上作答。只见有的对子很认真,大声吆喝,不停练习;有的也是敷衍了事,东张西望,打探着游客。那些在门口检票收票的喇嘛就很轻松,和一般公园工作人员别无他样。寺区很大,到处可见东游西逛的零散僧人,有闲逛买东西的,休闲自得;有蹲坐在地上发呆的,旁顾无人;有开汽车送东西的,鸣着喇叭,毫无斯文;有结伴外出,和的哥砍价的------。这使你感到,他们就是一群普通的人,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一种职业一种谋生方式。
    由于作为汉人作为游客作为非佛教徒我们没有机会直接和他们交流,很难深层次了解僧人们生活和他们思想,只能很局限的一窥其貌。很多镜头是悄悄抓拍的,画面质量一般。只是满足一下好奇心而已.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活佛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辩经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看着朝拜者天真无邪的孩子,不知他们将来会不会也走进这寺庙的大门。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杂役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收票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卸车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他们---交谈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他们---张望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他们---短信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他.她---结伴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他.她---分道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他.她---勿扰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手机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购物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打的

 

   塔尔寺的僧人---苍凉大西北之五

   砍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