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婴儿奶粉怎么选择?

(2014-05-22 15:17:33)
标签:

婴幼儿喂养

配方粉

分类: 婴幼儿营养

婴儿奶粉怎么选择?

 

http://s15/mw690/001Mdz53zy6J4NhS9A29e&690


 

由于一直在妇婴医院从事临床营养的工作,再加上身边的朋友们陆续有了宝宝,姐妹们的话题都离不开孩子,其中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给宝宝选择什么样的奶粉?

母乳是宝宝生长发育最理想的食物,而婴儿配方粉是婴儿在母乳喂养中母乳的确不足,频繁喂养且体重增长缓慢时添加的一种可以代替母乳的食品。首先,婴儿配方粉是模拟母乳的成分配制的,可作为喂养的唯一来源,满足出生后头4~6个月婴儿的营养需求;其次,较大婴儿奶粉是专为4~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在膳食多样化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液体要素成分。

 

根据蛋白质结构,配方粉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完整蛋白的普通配方,适于母乳不足的正常婴幼儿,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每次添加配方粉前一定要保证婴儿直接吸吮母亲的乳房每侧至少15-20分钟。这样可以给与母亲乳房有效刺激,不仅有利于乳汁产生,还有利于婴儿对母乳喂养的接受。

第二种:部分水解配方,适用于过敏风险比较高的婴幼儿。这种配方粉的蛋白质不是整蛋白,已经部分水解了,所以适合对整蛋白过敏的婴幼儿。研究表明,部分水解配方粉加益生菌的配方,预防过敏的功效超过50%

第三种:深度水解配方,适用于治疗牛奶蛋白质过敏引起的常见病症。这主要是针对对乳蛋白严重过敏的婴幼儿的特殊配方。

 

根据碳水化合物,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全含乳糖的普通配方,适用于正常婴儿。

第二种:部分乳糖配方,适用于胃肠功能不良的婴幼儿,比如:早产儿,胃肠功能低下者。早产儿胃肠功能比较弱,不能直接耐受全乳糖的配方粉。

第三种:无乳糖配方,适用于急性腹泻,以及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婴幼儿。乳品中所含碳水化合物为乳糖。婴幼儿腹泻可导致肠粘膜受损,使其肠粘膜表面乳糖酶损失,而无乳糖配方粉可以减轻腹泻期间肠道的压力,有利于营养素的吸收。当然了,无乳糖配方粉,不是不含碳水化合物,而是用麦芽糖糊精等代替,其营养效果与普通配方相同。

 

除了早产儿、腹泻、过敏、或受某些疾病影响的婴幼儿要选择相应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粉外,大部分婴幼儿可以选择普通配方粉,即母乳代替品。那具体如何选择呢?

1、由于婴儿奶粉的品牌太多了,再加上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的下降,导致很多家长偏向于国外奶粉。其实国产和进口奶粉品质上差异不是很大,主要是个别营养素上存在差异,当然最后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要主要生产日期,选择保鲜度高的。

2、按照婴幼儿的年龄段选择奶粉。奶粉一般按年龄段分为:0-6个月、6-12个月、1-3岁等。分段奶粉是根据不同阶段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而配置的,所强化的营养素各不相同,各有特点。

3、配方粉中蛋白质的比例,按照GB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乳清蛋白含量应≥60%,也就是说乳清蛋白:酪蛋白的比例为60:40是最接近于母乳的,有利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4、是否添加了益智因子:比如DHAARAALALA。α-亚麻酸(ALA)和亚油酸(LA)是人体的必须氨基酸,在体内可代谢生成DHAARA,对婴幼儿视神经和大脑的发育很重要。有些配方粉是直接添加了DHAARA

5、是否添加低聚糖:很多婴幼儿在吃奶粉期间都出现过上火、便秘现象,但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这种症状较少,主要原因就是母乳中含有低聚糖。低聚糖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不能在肠道吸收,但是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环境,增强肠道健康,预防便秘。

6、是否添加了生长因子:比如钙、维生素DCPP(酪蛋磷酸肽)。99%的钙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中,是维持骨骼和牙齿健康的重要元素,而维生素DCPP可以促进钙吸收,提高钙的利用率。

聊到这里,大家对婴儿奶粉的选择是不是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呢?其实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具体选择才是最重要的。

 

                                                                                                         营养医师:周琼

                                      新浪微博:营养医师周琼

                                          QQ:107883473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