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峰美(歌词)
舟歌
世上有多少独峰群峰
人间有多少奇峰险峰
走遍了华夏的大江南北
最美的向往还是家乡的磁峰
青山一座座
分野在蜀中
峰峰紧相连
风光在画中
古代有个金城窑
今天有对茶花王
涌华寺里千佛香
土溪河畔是皇冢
啊,磁峰美,美磁峰
我爱你恐龙的足迹
我爱你古蜀的残梦
人生有高峰也有低峰
命运有峻峰也有秀峰
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最美的情结还是家乡的磁峰
新楼一栋栋
点缀在绿中
家家心连心
生活在诗中
西边是鹿鸣河畔
东边有重生五龙
滴水崖下甘泉涌
莲花湖水映山峰
啊,磁峰美,美磁峰
我爱你现实的美景
我爱你理想的圆梦
http://s15/middle/6112ccbdxc63e3bba44fe&690
鹿鸣河畔
http://s13/middle/6112ccbdxc63e40efe5bc&690
茶花树
http://s8/middle/6112ccbdxc63e4241c5f7&690
涌华寺
http://s14/middle/6112ccbdxc63e4427b67d&690
涌华寺
http://s14/middle/6112ccbdxc63e4a0e51ed&690
涌华寺
青山秀水美磁峰
——磁峰的文化面孔
舟歌
在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和中国国家森林公园的名录上,与湖南张家界、四川九寨沟等天下自然胜景齐名的“龙门山中国国家地质公园”赫然在目,令人遐思万端。就在龙门山与川西平原交界的第二阶梯上,有一个历史文化灿烂,自然风光旖旎,堪称东方伊甸园的千古奇镇——磁峰。
磁峰,是川西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磁峰的山作西北向东南走向,西北高,尖尖山海拔1637米,东南低,海拔1100米,中部为土溪河(杜宇河)和蟠江河冲积地带,呈一船形平原,平均海拔720米。磁峰的山异像纷呈,秀色可餐,主峰尖尖山(湔山)蜿蜒东南,起伏有致,大起大落,止于土溪河与蟠江河的交汇处,绵亘十余公里,像一条庞大的巨龙。巨龙两旁,深涧幽壑,清流淙淙,竹木蓊郁,翠色欲滴,鸟语花香。站在高峰寺庙之巅,苍翠之山,一览无余,千沟万壑,尽于脚下,后倚九峰山(龙门山主峰)之齿状般的雄伟峰浪,左托云华山、天台山、白鹿顶之独耸秀峰,前瞻诸多黛色横梁和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右揽直奔都江堰岷江河离堆的二峨山和山后的西岭雪山。整个气势,恢宏浩大,立脚瞩目,让你精神振奋,心胸开阔,欲去追星揽月,捕风逐日,拓开心志,独拥山河。
磁峰镇四面环山,翠黛涛涛。镇中心地处似巨龙般的主山脉的龙颈平台上,
即大寺山前,慈屏山后。再往东南,山山环抱,土溪河在群山相拥中弯弯曲曲,像一条翠色的玉带,拽着群山,缓缓地向川西坝流去,注入沱江,最终汇入长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磁峰的气候呈垂直变化,当西北高山区大雪纷飞,冰封雪冻时,中部地区却温暖如春,正如杜甫所吟“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磁峰镇四季如春,被众多游人称为世外桃园,这并非它有一个村落叫桃园村,而它幽美的自然环境受到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友人的夸赞,1924年,加拿大传教士赖君谟牧师游览完境内涌华寺等庙宇后赞叹道:这里山青水秀,风光如画,真是一个人间天堂啊!
地质的迷宫,恐龙的故乡
磁峰,是世界地质科学迷宫。两亿年前,由于板块挤压,火山爆发,冰川漂砾的地球内外力作用,磁峰镇形成了特殊的地质地貌。以皇城山、高峰山为界,北面全是冰川漂砾群,巍巍群山,连绵起伏,座座飞来峰,独耸云天。在飞来峰尖尖山下和鸡公山上,溶洞遍布,冰臼成群。溶洞内,钟乳石下垂如帘,横生如戈矛,奇形怪状,各呈迥异,亮丽生辉,透明如玉。二横山到中部,全是断层页岩,少部分沙页岩,硅沙岩,这是火山爆发后形成的老年山脉页岩断层带,造就了大量的煤层。银屏山前东南部,也有火山爆发后形成的沙、石、泥混杂岩。山岩呈峰房状,又称海绵体,坚硬而有韧性,不易开凿。其岩体在莲花湖周围,故莲花湖周围形成许多溶洞群,著名的有水晶沟仙女洞溶洞群。
磁峰曾还是恐龙的故乡。1981年7月,工匠们在蟠龙村石厂窝处开采石料时,偶然发现两只奇怪的化石脚印,经专家鉴定,属恐龙化石脚印。这条恐龙属原晰足类恐龙,生存于晚三迭纪中后期,距今约两亿年。其脚印自然回填后形成恐龙脚掌化石共两只,前为右掌,长32.2厘米,宽30.6厘米;后为左掌,长31.5厘米,宽28厘米;两掌均为回趾,前后间距94.6厘米。由此可推算,恐龙生存时长约7米,重量达数吨。更为珍贵的是恐龙脚掌是满板,脚趾皮肤纹路清晰可见,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鱼凫、杜宇王朝的都邑
磁峰是蜀人先祖鱼凫和杜宇王朝的发祥地之一,古蜀历史文化十分悠久且辉煌灿烂。四川简称“蜀”,蜀人先祖杜宇在龙门山、玉垒山前的湔江筑垣为城,建立了杜宇王朝。从四川茂县营盘山、新津宝墩等五个遗址的出土来看,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后段,大约3500年前的数百年间,约相当于夏朝时期,古蜀王鱼凫和杜宇部落翻越龙门山、九鼎(九峰)山,后经白水河与白沙河交界的磁峰后山尖尖山(湔山)、虹口分水岭的老熊坪到达现在的磁峰镇、新兴镇、小鱼洞镇、龙门山镇(白水河)、虹口乡、白沙镇。《华阳国志》关于杜宇王朝时蜀国疆域范围的叙述说:“自以德高诸王,乃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城廓,江、潜(湔)、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可见当时领土之辽阔。《华阳国志》又说“鱼凫田于湔山,忽得仙道”,可见杜宇前的鱼凫也在此繁衍生存。“湔”,古通“尖”,因当时湔江河、岷江河、土溪河(杜宇河)三水绕流前山,形成“湔”。“湔”,也通“煎”,意即河床陡峭,水流很急。史学家任乃强先生在《四川上古史新探》中说:“老熊坪这座山,即是《华阳国志》说的‘鱼凫田于湔山,忽得仙道’的湔山”(67页),又说:“白沙、紫坪、与灌县城东的蒲阳、白果、向峨、宽河坝、木瓜园等高丘河源的耕地,与虹口区皆当属于湔山范围(鱼凫氏开辟之地),故秦代称此带羌支为‘湔氐’,汉为湔氐道(县),蜀汉为‘湔县’(这与李冰之兴都江水利应有关系)”。
《华阳国志》叙鱼凫氏下云“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始治郫邑,或治瞿上”。任乃强先生说:“他们所属的郫邑,并非秦汉以后的郫县县治,乃是今彭县西北二十余里的九陇山(大约在今磁峰公社的庙子坪、茶园坪附近)。
千年茶花树,世界堪称王
磁峰镇花塔村五组村民赵禄荣原来家里的背后,有两株高大的茶花树,枝桠茂盛,葶葶如盖。这两株茶花树高分别在5米以上,包括所发枝干,直径分别在2米——3.5米以上。站在山头,两棵茶花树像两支高耸的龙角巍然屹立。两株树中,左边的为雌树,右边的为雄树。两株茶树于头年十一月发花蕾,第二年三到四月绽放。花蕊为七星,姹紫嫣红。花期从起蕾到开放,长达四月之久。花开时节,游人如织,引来不少专家学者和外国友人。据赵禄荣讲,他祖上从明朝初期就搬迁到此。祖上一代传一代说,搬来之时,两株茶树已经就有现在这么高大了。他已是九十高龄的人,几十年间,从未见茶树再增高长大。省茶花协会专家根据木纹年轮和相关知识鉴定,此树已逾千年,比我国云南和日本及英国皇家博物院的树龄还长,树干还大,堪称世界之王,故有人在1994年4月21日的《四川农村日报》上撰文:《千年茶花树,世界堪称王》。
神奇的宋代摩崖造字
磁峰镇鹿坪村西北的山岩上,有一幅长3米,高4米的摩崖字龛,当地人称“錾字岩”。此龛年湮代远,字已风化,能辨认的只有结尾处十一字“……绍兴九年十二月十日,宋小豳……”绍兴是宋高宗年号,即公元1139年,迄今已868年。摩崖石刻的内容是什么,宋小豳又是何许人也?尽管民间有的传说是记述鱼凫、杜宇建都立国故事的,有的传说是宋小豳得罪朝廷南逃至此,记叙南逃情况的……众说纷纭,虽去过许多专家学者,都没有考察出结果。至今,这幅摩崖造字仍然是个谜。尽管这幅摩崖石刻内容不详,但它的存在与发现无论从历史文化、还是书法艺术方面,都具有深探的重要价值。从历史文化上看,唐宋至今,很少提到摩崖造字壁龛。而在偏远的磁峰镇鹿坪村境内有如此摩崖造字,足见它的珍稀价值了。从书法上讲,它是行书,兼仿岳飞的草书,是一幅融行草为一体的杰作。
金城白瓷扬名天下
磁峰是世界最早的白瓷产地之一。隋唐宋元时期,磁峰是“金城乡”,因历史上著名的“金城窑”就在这里。1976年3月、1997年1月、2001年4月,四川省、重庆市、成都市先后三次对磁峰的白瓷遗址进行发掘。发掘的瓷器和各种窑具显示,磁峰窑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城窑”,48座窑包之说属真,因在1987年6月的文物普查中查明面积达292600平方米,故王勃在《龙怀寺碑》中说:“由是金城逆顺,山河假成器之因;玉烛沉浮,风火兆流形之蘖。”磁峰瓷质坚硬且扉簿,光洁闪亮如冬雪,划花、印花、刻花十分精致,完全堪与北方定窑媲美,故诗圣杜甫赞之曰“轻且坚”、“扣如哀玉”、“胜霜雪”。
隋至元,因历史上著名的“金城窑”在磁峰,故磁峰为金城乡。由于盛产白瓷,原意亦称瓷丰。后因磁峰场背后高峰山如“金”字的“人”字形,又有高峰寺建在此峰之上,故舞文弄墨者把“丰”写成“峰”。古“瓷”通“磁”,加之人气兴旺,商贸活跃,像一个极大的磁场中心,吸引了不少外省客商乃至外国游人,使磁峰繁华热闹,欣欣向荣,故人们把原来的“瓷丰”演绎为今天的磁峰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