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暑期 别让漫天的补课糟蹋孩子们了》(原创)

(2010-07-15 13:20:24)
标签:

教育

校园

一只眼

课堂

家长

杂谈

分类: 社会杂谈

《暑期 别让漫天的补课糟蹋孩子们了》(原创)

文\刘文来

 

随着高考和中考的结束和暑期的来临,许多学生家长都面临着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准备为孩子择校和暑期补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孩子送到教育资源配置较好的学校,这本来无可厚非,可是令人无语的是,在一些地方择校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学生和学生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互相攀比,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择校所需要的好处费也在逐年攀升,较之房价的上涨幅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能考入一所理想的初中或者高中,家长们和孩子们选择了利用暑期疯狂地补课。择校的范围涵盖了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以及大学,所以补课学生的范围也基本全囊括了,几乎是人人补课。由于现在的孩子们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们的期望值都很高,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选择入读一所优异的学校,有一个美好前景或者可观的收入,光耀门楣或者出人头地。这种急剧膨胀的择校心理迎合了一些有优秀教师队伍、良好教学设备的学校的心态,导致了择校费的逐年疯涨和暑期恶补的日渐盛行以及一些教师职业素质的下降。

 

以一个中等城市为例子,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月收入为1200元,如果达到补招线,选择一所比较好的小学是4万元,初中是5万元,高中是10万元。如果达不到补招线,需要托人情,那在此基础上还得一笔不菲的数目,至于多少,那就因人而异了。这就导致了一种怪现象,平时只能容纳50人的教室,现在坐80多人,每位任课教师的教学量增长60%,每到七月份考试成绩揭晓,考得好的学校放炮庆祝,一放就是几个小时,比过去正月庆祝元宵声势大的多了去了。成绩好的学校和不太好的学校的教师待遇也是两重天,这样就导致了一种社会现象,好学校教师为了增加收入玩命奉献,差学校教师破罐子破摔,课堂上敷衍了事。教师收入差距的不断加大,导致了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不认真讲课,课堂外却利用节假日为本班的学生补课,学生不去还不行,如果那个学生敢不去,就会受到补课老师的“额外关照”,即使有个别聪明的孩子在课堂上把所有知识都掌握了,可是为了给老师捧场,也得放弃自己宝贵的玩耍时间,再缴纳一笔可观的补课费去补习那些早已熟稔于胸的知识。

 

教师收入差距的不断加大,还导致了外语、绘画、声乐、作文、奥数等等名目繁多的补习班如雨后春笋,到处都是,各种招生广告满天飞。作为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都一样,这样,本来平时孩子们的作业就比较多,现在弄得连假期也不消停,有的学生忙得好像大腕赶场,一天之中,学完外语,再去学绘画,学完绘画再去学声乐。家长们也一样啊,由于孩子们都是独身子女,再加上前不久发生的几起恶性校园凶杀案,家长们只能处处陪着,整天围着孩子转。孩子们只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补课、补课、再补课。他们从小学四年级一直到高中毕业甚至大学毕业,能做得事只有一件,那就是不停地学习和补课,这就是中国目前教育之现状。

 

在一些地方,教育业俨然成为了一项拉动地方经济的产业。个别所谓好学校,在高考或者中考中利用贿赂监考老师的方式,通过作弊取得优异成绩后,凭借其所谓的知名度,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达到学校和地方经济效益的双赢,地方政府对这种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对经济利益的过分看重,也导致了一些教师素质的急剧滑坡。有的班主任不管学生个子高低,只要给三五百元钱,随意调换学生座位;有的教师课堂上胡侃扯淡,课后强拉学生补课;有的教师肆意订阅各种名目繁多的学习资料,从中渔利。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只要是孩子的事,都是天大的事。由于这种优良传统的普及并根深蒂固,对于许多学校和教师各种摆不到台面上的事,大多数家长和学生们都采取了逆来顺受,听之任之的态度。

 

孩子们是国家民族之希望所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试问某些只追求经济利益、道德低下,奉金钱为大爷的学校和教师们,在你们的耳濡目染之下,那些天真无邪、纯洁善良的孩子们长大后会成为什么类型的人呢?以此育人,男盗女娼,以此教化,道德沦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