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百度空手道贴吧火星OSU
http://s12/middle/61119ad5h9e8082fa87cb&690[图片]" TITLE="空手道段位系统的变化历史 [图片]" />
图为船越义珍给大冢博纪(和道流流祖-博主注)授段
我们一直理所当然地认为,参加完阶段性的空手道课程就一定会被授予腰带和头衔.但有时这种系统非常个人化,最高负责人--有且只有他--会根据自己的标准直接核准.很多时候,考核与发带是件很官僚化的事,委员们会在一个正式的考核标准下(甚至只是散漫的走过场那样)例行公事.
武德会范士Richard
Kim最近在文章中阐释了段/级系统是怎样被现代武道系统接受,由武德会公布,并最终为全日本空手道连盟(Federation of All
Japan Karatedo Organizations/FAJKO
火星注:JKF全空连前身)统一.为了能够明白这个级别系统,深入探究那些构成系统基石的大师是怎样获得段位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总所周知的事:
1924年4月12日,"现代空手道之父"船越义珍将第一批空手道黑带(段位)授予七人.获得者包括日后和道流空手道创始人大冢博纪(Hironori
Ohtsuka),日后仪间派松涛流创始人仪间真谨(Shinkin/Makoto Gima),仪间的侄子徳田安文(Anbun
Tokuda)获得二段.和仪间一样,德田在来日本之前已在冲绳长期练习空手道了.此外还有粕谷真洋(Kasuya Masahiro),
秋叶(Akiba), 清水敏之(Shimizu
Toshiyuki)和広瀬(Hirose).船越在这个非常正常且个人化的开端中将黑带颁发给他的学生们.但如今仍然没有证据证明船越当时持有任何武道的段/级位.
事实上,船越受到现代柔道和段级系统创始人嘉纳治五郎极大的影响.嘉纳极受人尊敬,而船越以受过教育为豪,并自认为是"行为端正"的君子为豪.当时嘉纳的系统不仅应用于柔道,也应用于武德会和日本教育省(教育部)旗下的其他武道.于是船越将其放上议事日程:吸收由日本最大的武术实体正式许可的等级系统.而船越自己的等级则不那么重要,因为腰带系统似乎只关乎学生,而对那些领袖无甚意义.
其中,武德会颁发的教练证有:炼士(最低),教士,范士(最高).段级系统并不是一开始就在空手道中广泛普及的.1930年代末,每个空手道组织都被要求在武德会正式注册批准;1938年,武德会中空手道领导者的正式会议在东京举行.目的是讨论将武术中的级别系统标准化.参加者中有:和道流的大冢博纪,糸东流的摩文仁贤,金城兼盛(?Kensei
Kinjo)和空真流的上岛三之助,日本拳法的山田辰雄(Tatsuo
Yamada),神道自然流的小西康裕,还有刚柔流年轻的山口刚玄.这些人中大多数是自己流派的创立者,自然也就是共同协定标准后的最高段位.山口刚玄之所以作为刚柔流的代表,是因为,据说,刚柔流的创始人宫城长顺个人指定他作为本流派的日本代表.大约此时,船越也制定了自己松涛馆道场的级别系统.
当然,武德会还负责直接奖惩这些流派创始人.而这点上是有所争议的,例如位列董事的小西授予了船越炼士头衔而小西曾经是船越的学生.当然.小西天生就有进入武德会的优势,这点是作为冲绳人的船越永远做不到的(火星注:小西康裕是日本人,船越的日语再好也是异族).
而在冲绳,段/级系统直到二战前都没有普及,但人们也不是没有见过,因为个别老师也会使用黑带.最晚从1920年起,冲绳就有人开始练习柔道.事实上,宫城和糸东流的摩文仁贤和曾在冲绳的一个柔道有段者会会议上为嘉纳治五郎表演空手道的型,并获得柔道创始人的高度赞扬.需要注意的是,宫城是第一个被武德会在1937年授予教士头衔的空手道大师,随后并被任命为冲绳支部的负责人.
经过太平洋战争的破坏后,幸存的空手道大师们不得不重新建设.由于武德会管理机构已关闭数年,每个空手道只能自行发展.每个派别公认的领导者和各独立道场的负责人都以原先武德会的奖惩为基础或直接经流派创始人授权来颁发段位.
由于急于填补武德会缺失后的真空,许多道场为了保存空手道和使会员级别合法化而联合起来.1940年后期到1950年初,包括刚柔会,糸东会,千唐会,松涛会,日本空手协会(JKA)在内的许多新兴组织制定了规则并发行了段位,且通常是由几个教练组成的董事会或理事会管理协会.这样,派系内最资深的会员就会获得由董事会或委员会认可和"签发"的段位.同时,其余派系内的资深会员会从派系领导获得足够的高段,以此发展形成他的流派或组织.例如,著名的大山倍达从刚柔会领导山口刚玄处获得八段,而他后来成立的流派并不和刚柔流完全一样.
无论从法律还是习惯上,这些组织通常会加盟或依附于一些更具权威性或资金更雄厚的组织,以使自己的行为更合法化.此时,被日本教育省认可成为这些团体和个人的终极目标.因此,新的协会纷纷出现--除了有原来的日本,也有后来的冲绳.这些颁发段位的权威组织很大程度上执行了过去武德会的作用,形成新的结构,并成为今日段位的起源.与单一流派的组织一样,这些领导者被授予的段位是基于他们自己撰写的标准.
二战结束后不久,包括船越,千岁,摩文仁,山口和远山在内的大师们结成同盟,成立了全日本空手道联盟(AJKF/1946).他们制定了段级系统的标准,并使现代日本空手道级别系统正常化.但这个组织是无法长存的,例如,各团体的高段位标准无法统一,其中JKA和松涛馆的松涛馆系仍按旧例,最高只有五段.结果,一些组织在1950年代早期停止了参与.
更能引起人们武德会回忆的是国际武道连盟(International Martial Arts
Federation/IMAF),也就是国际武道院(Kokusai
Budoin).国际武道连盟在1952年由几位著名武术家发起,成立初期叫做日本国家健康协会(?National Japan
Health Association).柔道有三船久蔵,Kazuo Ito和Shizuya Sato.剑道有中山博道和Hiromasa
Takano.空手道有大冢博纪.首任主席为贺阳宫恒宪王.国际武道连盟自资深武术家设立起就是为了保存和推广武道的多样性,并形成互助的结构.级别系统除了初段至十段外,另设炼士,教士,范士头衔.那些高水准且受人尊敬的先生则可直接授予段位.包括山口刚玄,大冢博纪(一世和二世),以及最近的金泽弘和(松涛馆)在内的数位空手家的最高段位正是国际武道连盟授予的.
在冲绳,直到1956年冲縄空手道连盟(Okinawa Karate
Association/OGF)正式成立前,段级系统一直未真正实施.知花朝信首先将自己的系统命名为小林流,他也是协会的首任会长.根据修道馆(日本远山宽贤在东京创立的空手道组织)的历史资料,知花和远山曾被日本文部省正式认定可颁发任何流派空手道中的所有段位.自知花朝信成立冲縄空手道连盟起,冲绳主流团体逐渐广泛地使用腰带和段位,而不再是简单的师生关系.
极具天赋且(据人称)性格活泼的远山曾慷慨地向冲绳和日本的道场领导们发出数份认证,也就是是通常所说的支部长证书.证书不仅规定了这些人为全日本空手道联盟(AJKF)各自支部领导人,且是各自团体的领导人.小林流其中一派(混合了泊手和首里手小林流的喜屋武型)的创始人岛袋永三(Eizo
Shimabuku)表示自己的十段是因为远山的认证.岛袋对十段的臆测和他所系的红带并不是无人诟病,也正是对这派的争议导致了大多数冲绳领导者集体视红带为禁忌.
AJKF并不是作为日本传统意义上的联合组织而存在的.远山后来在保勇(Isamu
Tamotsu)的组织帮助下,突袭回冲绳,成立了AJKF冲绳支部.保勇则是冲绳岛袋善良(喜屋武派小林流)的学生,并成为少林寺流日本分支的宗家.1960年,AJKF冲绳支部确立岛袋善良为其领导人.AJKF中的另一构成组织,由Shigeru
Nakamura和岛袋善良领导的冲绳拳法联盟是其共享技术的友好道场.
和其他协会一样,AJKF冲绳支部也向自己的教练成员颁发段位,其与OFK形成竞争关系.当然,这次也没有坚持很长时间,成员们纷纷离开与其他结盟形成其他联盟.但是这个组织的徽章并没有被遗弃,如今仍然被千岁刚直的千唐会使用.其后一些空手道核心领导人成立了自己的组织,或者加盟其他的冲绳组织,成为会员获得认证,最著名的就是全冲縄空手古武道连合会(All
Okinawa Karate and Kobudo Rengokai/AOKK).自其在1967年被比嘉清德(Seitoku
Higa)创立起,就成为冲绳联盟的继承者,其冲绳标志的细节也被用作区分各成员组织的依据.亲田真曾经在道场中穿着这个标志.
千岁是最早的日本AJKF创立者之一,但直到1958年,他才由后来加入全冲縄空手古武道连合会(AOKK-Rengokai)的千唐会授予十段.范士头衔则由1962年同一组织授予.这点的确令人费解,因为在1967年前AOKK连合会并未成立,当时的前身为1961成立的冲绳古武道联盟(Okinawa
Kobudo
Federation).后者是由比嘉清德和上原清吉领导.比嘉居住日本期间获得远山授段,可能就是因此与起初的AJKF联系上.
Richard
Kim告诉我们,空手道中段级系统的普及最具标志意义的是1964年FAJKO的成立.日本空手道的所有主要组织和派系都被纳入FAJKO门下.1971年,所有组织开始采用同一套等级统.FAJKO的高段位由组织的委员会颁发给组织的教练成员.这样,各组织的领导人就可以得以晋升,与早期的同盟相类似.日本空手道连合会(Japan
Karatedo Rengokai)作为颁发段位的权威,虽然更早也更小,也成为了FAJKO的成员.
FAJKO诞生后,JKA为了与其一致而提高了级别限制.1960年代中期,JKA开始授予六段和八段,当时在洛杉矶的西山英峻是其中之一.尽管如今已不是所有的组织都参与FAJKO,但多数仍持有组织的段位和认证,不过评判的标准则不一定统一.
FAJKO成立后不久,冲绳人组织了冲縄古武道协会(All Okinawa Karatedo
Federation/AOKF)作为过去OKG的后继.OKF和AJKF冲绳支部的会员都被纳入新的组织.AOKF委员会则由一些冲绳最有名的空手道领导者组成,包括长岭,岛袋善良,刚柔流的八木明德,上地流的上地完文,小林流的比嘉佑直.他们接受的段级及炼士,教士,范士(加个范士正)头衔系统,与FAJKO的几乎完全一样.
其余的空手道领导者则继续独立或加入其他组织,多数成员则使用过去某冲绳组织上网授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可能就是全冲绳空手古武道连合会,其作为冲縄古武道协会的后继,在1967年由比嘉清德设立.比嘉的组织最高设范士--也就是最重要的教练--这几个人都是各自组织或流派的领导者,其中包括首里手渡山流(Tozan-ryu)的兼岛信助(Shinsuke
Kaneshima),少林流松村正统的祖坚方范,又吉古武道的又吉眞豊,刘卫流的仲井间宪孝(Kenko
Nakaima),喜屋武派小林流和本部流的Shian
Toma,一心流的岛袋龙夫,大筑(Ufuchiku)古武道的喜纳昌盛(Shosei Kina)和少林流的岛袋善良.
很明显,所有的空手道等级都有几个基本的来源,这是在这种古老的武术上一种全新的理念.这些等级由个人和组织按照一定标准颁发的同时,受到其他权威团体和个人的认证.而其中的关键就是:认证等级的人必须被空手道主流社会所承认.其行为上需与传统一致,且师承需是无可非议,有奖惩资格之人.所获等级需受承认,并且符合冲绳/日本武术等级制度中已存在的规矩.任何人都可以印刷或手写一张精美的证书,但若缺少公信力,则只会被发证的组织和个人,以及获证的组织和个人所接受和承认.
等级制度的进化是一种典型的伴随着竞争和矛盾的发展心理学.我们的大师通过不同的方法获得了他们的段位,而过去那些最高段的大家不可能也不是从他们的"流派"中获取10段.他们永远是由他人授段,然后将此等级应用到自己的组织.现在仍是如此.好似欧洲中世纪的骑士一样,最初时任何骑士都可对他人授予称号,然后皇室再进行册封.但是,正是大师们的技术和知识使他们获得段位,反之非亦然.若只知追求段位本身,则完全误解了段位的意义.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