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空手道联盟(WKF)空手道比赛规则(2009年中文修改版)之八禁止行为
(2011-01-20 14:52:30)
标签:
空手道体育武术健身强身防身格斗搏击实战弓道合气道剑道保定三中 |
分类: 比赛规则 |
第八条 禁止的行为
此处规定第一类犯规和第二类犯规,两类禁止行为。
¨ 第一类犯规:
1.
2.
3.
4.
¨ 第二类犯规:
1.
2.
3.
4.
5.
6.
7.
8.
附注:
I.
另注: 得分之后立即犯规或犯规后立即得分,只算犯规不算得分。
II.
¨ 但如果主裁认为此类的触击太重,在不减低攻击者获胜机会的原则下,会给予忠告(CHUKOKU)。
¨
若同样的情况发生第二次,就可以判警告(KEIKOU)及被攻击者得一分(IPPON)。
¨ 第三次违犯可以判犯规注意(HANSOKU CHUI)及被攻击者得二分(NIHON)。
¨ 第四次再犯,就会被判犯规而取消资格
触及脸部--- 少年(cadets)
Ⅲ.
Ⅳ.
Ⅴ. 如果选手对轻微的触击反应过度,企图引导主裁来处罚对方,例如:被轻微触击到脸部,就掩捂脸部,脚步踉跄,或者不必要地倒下,主裁必须立刻给予警告,甚至处罚。
Ⅵ
Ⅶ.夸大真实存在的伤情虽然不是很恶劣的行为但仍不可以被接受,因此首次出现夸大伤情的情况时,裁判员可以判处选手一个“Keikogu”并给对方一分,如果出现更严重的夸大伤情的情况,例如选手跌跌撞撞地跌倒在地板上,站起来又跌倒等等,裁判可以直接给予“Hansoku chui”或“Hansoku”.
Ⅷ
IX. 喉部是人体中最脆弱的部位。除了是受伤者本身的错误而造成的伤情之外,即使是最轻微的触击也要被警告或处罚。
X. 摔技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传统空手道中的扫腿。
¨ 例如:足底扫技(de ashi- barai),内足扫(小内刈ko
uchi-gari
)等,将对手扫脚失去平衡或摔倒,是不需要先抓住对手的。
第二类是抓住或握住对方,以身体为轴心转动的摔法。摔翻对方的支轴点不得高于臀部。必须始终抓住对手,以便对手安全着地。
¨支轴点超过肩部的,例如:过肩摔(SEIO NAGE),肩车(KATA GARUMA)等摔技是被列入特别禁止技法之列的。
¨ 如果使用所谓的舍身技摔法,例如:抛摔 (TOMOE NAGE),隅返 (侧抛摔SUMI GAESHI)等也是同样是被禁止的。如果因摔技而受伤,裁判小组将会决定是否给与处罚。
XI.
XII.
XIII.
但如果选手的攻击没成功而离开场地,则要被判场外(JOGAI)。
XIV.
如果蓝方 (AO) 选手踏出场外的霎那同时红方选手得分,(此时如果红方选手仍在场内),必须判红方选手得分及蓝方选手场外(JOGAI)。
XV.
如果发生在比赛结束前10秒以上,则主裁应给予选手忠告。
¨ 但如果该逃避的选手已有前面第二类犯规(CATEGORY2)所列的前科,就应更进一级地处罚(加重处罚)。
¨ 如果逃避现象发生在比赛结束前10秒以内,主裁应给予此逃避者警告(KEIKOKU)
,无论之前是否被处第二类犯规忠告(CHUKOKU),即对手得一分(IPPON)。
如果之前已经被处第二类犯规警告(KAIKOKU),则主裁可以判予选手犯规注意(HANSOKU
CHUI),
对手得两分(NIHON)。
如果之前已经被处第二类犯规注意(HANSOKU
CHUI), 则主裁可以判该选手犯规(HANSOKU),对手获胜。
¨ 但如果选手的逃避行为是为了逃避对手的粗鲁式危险的动作,主裁必须警告或处罚进攻者。
XVI.
¨ 是指选手虽做出一个攻击动作,但却完全忽视自己的安全。例如:某一选手打出很长的逆击,但却没有防守技术,无法挡开任何反击,类似此种招式应被视为无防备的招式(an act of MUBOBI),不能得分。
¨ 有某些选手在得分后,立刻转身做出一些夸张的示威动作。他们没有防卫而且忽视了对手的存在。这种立刻转身的动作,原本是想吸引主裁注意他们的得分技术。但这样的动作也被列入”无防备动作”(act of MUBOBI)。
¨ 若因为“无防备动作”(act of MUBOBI)而犯规或受伤,主裁应给予 “无防备动作”者第二类犯规的警告或处罚,不必处罚攻击者①。
XV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