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谋士张良

(2013-01-03 21:03:20)
标签:

官场

荣利而

女子

时期

明知

分类: 历史
  
                             汉谋士张良

  
  张良先祖原为韩国颖川郡贵族其祖三代为韩丞相本姓韩。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古博浪沙(在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苏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秦末农民起义中,率部投奔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为韩申徒。以韩申徒之职率军协助平定关中,刘邦西入武关后,在峣下用计破敌;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灞上分封时“为汉王请汉中地”。后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汉朝建立,封留侯。见刘邦封故旧亲近,诛旧日私怨,力谏刘邦封夙怨雍齿,释疑群臣。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传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
  张良卒于高帝崩后八年,公元前187年,享年64至70岁左右。
 

少年时期的张良行侠仗义,他敢请刺客行刺不可一世的秦始皇,还敢藏匿杀了人的项伯,真可谓胆大包天。后来,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辅佐刘邦推翻秦朝,剪灭强楚,平定天下,可谓算无遗策,智谋绝世。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他的相貌是怎么样的呢?

在历史学家司马迁的想象中,张良肯定是一个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奇男子,等到后来司马迁在历史资料中看到张良的画像,才发现想象与事实完全是两码事,真实的张良“状貌如妇人好女”,张良身材矮小和女人差不多,眉清目秀有如漂亮女子。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发出这样的感慨:“盖孔子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孔子曾经说过‘以貌取人,我看错了澹台灭明’,对于张良,我也差点犯了同样的错误)。”


历史学家司马光称赞张良:明辨达理 明哲保身

在追随刘邦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张良运用从《太公兵法》中学到的知识,屡出奇谋,使刘邦转危为安,立下了汗马功劳,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

汉高祖刘邦在分封诸侯功臣时,请张良自己选择“齐三万户”,张良谦虚地说自己并没什么功劳,只是象征性要了当初与刘邦初次相见的小地方留县作封地,于是刘邦便封他为留侯。

张良一向体弱多病,汉朝建国后在家中练习导引辟谷之术,常杜门不出。他说:“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赤松子是传说中的仙人,张良为何要说这番话,难道他真的相信有长生不老之术吗?历史学家司马光分析说:“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为虚诞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阴(即韩信)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子房有焉。”

司马光认为,张良明知神仙是虚无缥缈之事,他之所以说“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是因为懂得运用谦让之道来处理功名富贵,在“汉初三杰”中,韩信因谋反被灭族,萧何当相国也因一件小事被告入狱,只有张良提前退出官场善始善终,所以司马光称赞张良明哲保身棋高一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