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官场荣利而女子时期明知 |
分类: 历史 |
少年时期的张良行侠仗义,他敢请刺客行刺不可一世的秦始皇,还敢藏匿杀了人的项伯,真可谓胆大包天。后来,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辅佐刘邦推翻秦朝,剪灭强楚,平定天下,可谓算无遗策,智谋绝世。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他的相貌是怎么样的呢?
在历史学家司马迁的想象中,张良肯定是一个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奇男子,等到后来司马迁在历史资料中看到张良的画像,才发现想象与事实完全是两码事,真实的张良“状貌如妇人好女”,张良身材矮小和女人差不多,眉清目秀有如漂亮女子。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发出这样的感慨:“盖孔子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孔子曾经说过‘以貌取人,我看错了澹台灭明’,对于张良,我也差点犯了同样的错误)。”
历史学家司马光称赞张良:明辨达理 明哲保身
在追随刘邦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张良运用从《太公兵法》中学到的知识,屡出奇谋,使刘邦转危为安,立下了汗马功劳,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
汉高祖刘邦在分封诸侯功臣时,请张良自己选择“齐三万户”,张良谦虚地说自己并没什么功劳,只是象征性要了当初与刘邦初次相见的小地方留县作封地,于是刘邦便封他为留侯。
张良一向体弱多病,汉朝建国后在家中练习导引辟谷之术,常杜门不出。他说:“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赤松子是传说中的仙人,张良为何要说这番话,难道他真的相信有长生不老之术吗?历史学家司马光分析说:“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为虚诞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阴(即韩信)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子房有焉。”
司马光认为,张良明知神仙是虚无缥缈之事,他之所以说“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是因为懂得运用谦让之道来处理功名富贵,在“汉初三杰”中,韩信因谋反被灭族,萧何当相国也因一件小事被告入狱,只有张良提前退出官场善始善终,所以司马光称赞张良明哲保身棋高一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