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为国
告别北京俄国行,
莫斯科城尽览胜,
二战胜利纪念碑,
苏联红军留英名。
红埸观光悼列宁,
涅瓦河畔赏美景,
圣彼得堡看古堡,
彼得大帝真英雄!

本期摄像:李大明、红歌之友
(歌友们用手机拍了很多照片,各自已经发到群里或朋友圈,不再重复上传)。
1、8月24日凌晨1点,我们在首都机场集合






俄罗斯之旅8天之行程,可以说目不暇接,马不停蹄。虽然只是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大城市行走,但是可游览的景点非常多,按照行程我们先去的圣彼得堡,后去的莫斯科;按照印象圣彼得堡的景色更胜一筹,所以先从圣彼得堡说起。
圣彼德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口,面积607平方公里,城市总人口540多万人。涅瓦河在城市环绕,由300多座桥梁相连,是一座水上城市,河面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0%以上。由于河流纵横,风光秀丽,所以它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美称。
圣彼德堡曾经是普希金所赞颂的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窗口”,是世界最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东正教的人文景观在这里比比皆是。不论是闻名遐尔的艾米塔什博物馆,独具恢弘气势的彼得宫,传统经典的古典芭蕾,还是街角的画家,都透露出一种异于西方国家的气息。大型建筑都具有西欧风格。在城市中有数千座皇家和贵族的花园、宫殿、纪念碑、大型建筑、雕像、艺术园林和其它名胜古迹。这一切使它当之无愧的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第八名最受旅游者喜爱的城市(莫斯科仅第300名)。在俄罗斯国内也有这样一句谚语:“没去过圣彼德堡,就没有真正到过俄罗斯。”
2、圣彼得堡比北京时间晚5个小时,我们到达机场后等待当地导游接我们。








3、青铜骑士是圣彼得堡市标志性雕塑,位于十二月党人广场上。著名雕塑家法儿科内创作的这一艺术佳作,被安置在一块巨石上骏马前腿腾空。彼得大帝安坐在坐骑上,两眼炯炯有神,目视前方。该马象征着俄罗斯,而马匹践踏着的蛇,代表着当时阻止彼得大帝改革维新的力量。从任何方向欣赏这座塑像,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这一塑像曾受到伟大的俄国诗人普希金的高度颂扬,写下了他最出名的叙事诗《青铜骑士》。







4、伊萨基辅大教堂,始建于1707年,已有300年历史。现在的建筑建于1818—1858年,历时40年之久。其建筑体量伟岸,气势宏大,构思精巧。厅和殿皆以大理石装饰,且有以贵重的蓝、绿孔雀石材质建成的立柱,美不胜收,整个建筑可同时容纳1.2万人举行宗教仪式。被认为是仅次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的世界第三大教堂。伊萨基辅大教堂,是圣彼得堡的象征。在圣彼得堡任何位置都能够看到它金色的顶子,所以当地人也称它为金顶大教堂。













5、看了若干教堂外观,只有喀山大教堂允许进去参观。 喀山大教堂于1801一1811年建成,教堂最显著的特征是它有一个呈半圆形的柱廊。柱廊的后面露出高达70米的教堂圆顶。教堂的内部不大像一般的教堂,而更像一座宫殿。它明亮、轻快,以柱列分隔的长形主堂高大宽敞,中央穹顶辉煌华丽,仰视可见一幅圣母图,周边饰以圣经人物雕刻和水彩壁画。
喀山教堂名称来自于教堂内所供奉的喀山圣母像。当恐怖伊凡的军队突击喀山时,在烽火中发现了这尊圣像画。由于喀山圣母像不断地传出显灵的事迹,故成了俄罗斯东正数教徒最敬奉的圣像之一。
大教堂在抗击拿破仑的战争年代中,其宗教意义已退于次要地位。殿内存放过缴获的战旗和一些欧洲城市和城堡的钥匙。1813年,俄军统帅库图佐夫的灵柩被安葬在教堂北侧祭坛。1837年在教堂前广场上落成库图佐夫和巴克莱德托利统帅石雕像。至此喀山大教堂成了1812-1814年卫国战争的纪念馆。
教堂的门口有不少人先膜拜,妇女都要蒙上头巾,东正教在胸前划十字是由上到下从右到左。教堂里面没有座椅,人们排着队到喀山圣母像前膜拜。教堂里不许照相。













6、滴血大教堂是为纪念亚历山大二世沙皇被革命激进分子杀害而建。教堂所在地是1881年恐怖份子暗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案发地点。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历史上被称为“农奴解救者”。由于亚历山大二世在其26年的统治期间给俄罗斯带来了许多的贡献,所以刺杀的行动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与指责。为了怀念他亚历山大三世时兴建了这座具有特别历史意义的纪念堂。
按当时的设计要求,它必须充分体现俄国风格,所以建筑师巴尔兰德以莫斯科红场上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为蓝本,建造了这座教堂。所以在俄罗斯楼顶上有这种9个彩色“洋葱头”的教堂只有滴血大教堂和莫斯科红场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7、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
冬宫曾经是沙皇的宫殿和住所,现为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由著名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建于1754年至1762年。1917年2月前,冬宫一直是沙皇的宫邸,后来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占据。1917年11月7日起义群众攻下了冬宫,就是我们熟悉的电影《列宁在1918》里攻克的沙皇宫殿。1922年正式建立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
冬宫广场的气魄和规模令人震撼,它的全部建筑非常和谐。冬宫外面是颜色清新的浅青绿色与白色相间的三层楼房,窗口装饰着金色的花饰,屋檐上站着青铜的人物雕像。冬宫背面临涅瓦河,前面有一个圆形的广场。为纪念战胜拿破仑,在广场中央树立了一根亚历山大纪念柱,高47.5米,直径4米,重600 吨,用整块花岗石制成,不用任何支撑,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顶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这是战胜敌人的象征。广场南侧是由建筑家罗西于1829年设计建成的旧参谋总部大楼。将广场围成半圆形的各式建筑中,横跨大马尔斯大街的凯旋门将广场与涅瓦大街连接起来。拱门之上,建有驱驾6匹战马战车的雅典娜胜利女神像,也是为纪念反抗拿破仑战争胜利而造。整个广场显得庄严、宽阔、雄伟、壮观。

















进入冬宫参观需要排队,并要求双肩背包和大衣以及冲锋衣必须寄存,不能带液体进入,馆内可以照相但不能开闪光灯。由于不让打开闪光灯,室内拍的人物照片基本不能用,选了几张稍微好点的照片发上来。
冬宫收藏有世界各国的艺术品,油画、雕像、地毯、家具、工艺品等一应俱全,内有400个展厅和陈列室,其中古希腊的瓶绘艺术、古罗马的雕刻艺术和西欧艺术三部分藏品在世界收藏界享誉盛名。油画则包括14-20世纪700年的跨度,其中达·芬奇、毕加索、拉斐尔等的作品均有收藏。世界留传至今的达芬奇的油画总计不过十幅,《戴花的圣母》和《圣母丽达》就陈列在这里。拉斐尔的《科涅斯塔比勒圣母》和《圣家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品《蜷缩成一团的小男孩》,都是该馆的珍品。
步入冬宫的前厅,只见两排雪白的大理石圆柱护卫着走廊,走廊尽头金光闪烁的楼梯就是著名的“约旦阶梯”。这是一个相当富丽堂皇的楼梯。它从底层上升,左右分开,又在二楼会合。台阶、栏杆、扶手和方柱,全都是用白色的大理石雕凿而成,线条流畅明快,每个细部都打磨得异常光滑。窗户、廊柱和灯具镶着金色的花饰,精美的令人惊讶。抬头看去,镶有金边的顶部是巨大的宗教题材的油画,四周则是许多姿态各异的人物雕塑,呈现一派典型的巴洛克风格。





















两个小时的参观,我们只走马观花看了一小部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里珍藏的历史文物与艺术品,共约270多万件,导游说如果你在每件前看5分钟,要花费16年的时间。参观后总体感受是为艺术的魅力所震撼!
到达圣彼得堡的第一天的参观、浏览活动结束了,以后按每天的活动顺序继续上传,谢谢观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