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之前

分类: 日常琐事 |

唯一幸存的是客家甜芥菜。
多笋和柳叶菜吃的是花茎,口感非常好,甜芥菜取的是叶柄,味觉不同。
下雨,温度湿度都合适,甜芥菜移植后的状态很理想,大概十天半月就可以收成。这些都是可重复采收的叶菜类,一直供货到明年清明前。
这个快要到来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果一定要谈收获,那就非玉米莫属。
今年种植玉米很偶然,本来是要种的停车场旁边的荒地,剩下了一些,带回来种着玩。想不到无心插柳柳成荫,他们生长得那么认真,开花结果是那么的投入。
过些天玉米收成后,秸秆还可以垫沟底,防滑。
除了玉米之外,秋分前还收获了一袋酸杨桃,不知道可以做什么用,便晒干,泡成了酸杨桃酒。以前听说酸杨桃炖鲫鱼有降尿酸的作用,大概只是一种说法,可能没人真正试过,因为酸杨桃并不容易得到。
反正泡就泡了,留着以后品尝,说不定口感还不一般。
还剩下几条秋瓜,待全部采摘后才清理藤叶,地盘让位给其他叶菜。
这些瓜藤清理完毕,粮食就会断供,萤火虫要另谋生计,年年如此。
今年的秋瓜质地很好,是那种老式的品种,块头不太大,肉却很紧凑,味甜。遗憾的是生不逢时,遇到鸟类猖獗的年代,便永无出头之日,几条藤都是在瓜棚下面憋屈的生长。
鸟儿大行其道的情况可能已经不可逆,明年就要以角瓜为主,让她们先覆盖了空间,秋瓜夹在其中,姑且的过日子。角瓜的藤微苦,鸟儿不一定喜欢,就如这次的芥菜苗,也是因不招待见而独活。

秋分之后,国庆中秋也接踵而至,有很多时间,不过没有远行的想法。
去也终须去,想去的地方都去了,现在没有太多的意愿。
那些天怎么过呢?
估计还是要回农村卤些鹅或鸭,炒些菜饭,巩固一下厨艺。天气太热,好久没有卤鸭,待气温转凉就要来重起炉灶,用新的卤汤卤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