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有点小不满

分类: 日常琐事 |

很快,就到了端午节前,小满的节气。
往年这个时候,秋瓜已经陆陆续续在采摘,按照资本市场的用语,叫做“次新瓜”。
今非昔比,月初摘了一条,然后便没有下文,因为瓜苗的上升通道完全被掐断。
如果说人为摘“抱脚瓜”是“做了初一”,那么野鸟的啄了瓜心则是“便做十五”。
这几天有阳光,有雨水,瓜藤的长势喜人,已经能够自我修复,作为种瓜人,感觉自然很良好。
不过早上再去看,却是满满的失落感,情景模式完全被切换,断头昨夜意如何,种瓜艰难挫折多。
小满时节,“满招损”这句话用在这些秋瓜身上就有点委屈,瓜藤只是正常生长,未曾自满。但是鸟儿一直念念不忘,真正是“露头就打”,算起来已经被啄掉了好几次。接下来要看天气,能够湿热最好,温度高,水分足,横向长藤的速度快,一些便能幸免于难。
今年的秋瓜本来是寄予厚望,种的时间早,是元宵后的苗,这就意味着瓜籽是春节前播下。立春前天气寒,瓜苗发育缓,根据经验之谈,长大后的瓜藤横节短,开花密,结果也多,简而言之,产量会很好。
所以,对于“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古话深信不疑,认为只要抓住了春天,不误农时,就会迎来一个硕果累累的夏秋时节。
如今看来,今年又有不同,要先过鸟儿这一关。
目前为止,这一关还未跨越。
如果是果实,可以及时套袋保护,但是对于嫩藤,确实无计可施。不过仍然相信她们的后劲,在合适的时间段,应该会更加励志,到时将从整体的气势上盖过,让鸟儿措手不及,等到爬上瓜棚,就能伸展自如了。
种了十几年的瓜菜,情况年年不同,而总体来说,是越来越不容易。
今年更加不容易,所以对这个小满,有点不满。
这个季节的苦瓜是应时的瓜菜。
这些年的小菜园,苦瓜都留有一席之地,大多是饶平、南澳的品种,白色的珠瓜,个头不大,苦味却浓些。本地市场卖的是绿色瓜,没什么苦味,如果有对比,还是珠瓜好,有滋有味。
苦瓜一般炖肚肉,加点酸菜和醋,风味很好。苦瓜焖蟹、焖憨鱼也都非常合味。曾经做过苦瓜烙,很美味,不过也费时,麻烦些,要拓丝、和粉、煎盘烤等等。
按照普遍的说法,苦瓜凉血,降血糖,在夏季如果经常食用,可能还是有些看不见的效果。而真正要药用去降血糖,估计要生吃更好,榨汁喝,不过这就要看体质,太虚的不行。
没有试过,所以不敢随便建议,如果血糖高到必须日常吃西药,其实倒不如喝生苦瓜汁试试,说不定更标本兼治。
春天里不经意间将茄子种得多了些,所以偶尔也在考虑该怎么处理的问题,因为茄子产量高,加工的进度赶不上她们成熟的速度,而太老了又很不好,弃之可惜。
茄子一般做煲,混入些肉末和咸鱼丝,这是排档的做法,算是标配。而五一期间尝试改良时,用虾皮干代替丁香鱼,出炉的效果很是出乎意料,风味可以说是提升了整整一个层次,就如四代机和五代机的差别。
这道菜已经被固化下来,所以接下来就不必再犯愁,多了没关系,找时间做煲,可以消化掉。
小满时节,不满的只是鸟儿的不友好,别的都很满意。比如时序,清晨五点左右天就亮了,可以提前起来看看菜园,喷些水,吊挂苦瓜套,等等,早点起来,感觉一整天的时间就很宽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