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慧瑶池小景观的迅速蹿红,虽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是尺度这么大,多少还是有点始料未及,毕竟还在建设中。各方面推波助澜,加上天时地利,使之提前出框,让人耳目一新。看过的已经看了,没来的可能也跃跃欲试,毕竟如此美丽的景观,人间能得几回闻。
一开始的想法是打造得这么美,本村人来观看、来散步的其实很少,看新鲜的大多是异地人。来了之后一般不会生鸡蛋,而弄点鸡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所以保洁方面的压力和支出将相应增加。也因此希望见缝插针安置些小型摆卖点,卖点东西,实现共赢,然后带动其他的小商业。
这几天看来,配套显然是滞后,有烧烤和卖零星东西的,却好像并非本村人,这是美中不足。
短时间内,一下子涌进这么多的车和人,带走了美图,留下了垃圾,这个理解,也接受。好像也有一些声音,比如抱怨没有路标,洗手间很不好,等等。
景观区全面完工后应该会有指引标识,目前无,也不必有想法,这是坛头村自己的人居环境改造,没有太多延伸的义务,该做的会按进度来。卫生间方面也很难为情,超出承受力,建设时按照常规的人流量和平时的管养标准,谁会想到这么快的爆满。
关于卫生间,环村路口和鸣凤广场那边还有,都在附近,很洁净。
因为免费,有点骤然,有些服务不够贴心,有些配套还未到位。
有网友发消息来,转达了一些看起来有点酸溜溜的观后感,比如说一座小桥两棵树,一个小庙,几个池塘,这样也叫景点、可持续吗?
这些天的红火不是哪个方面炒出来的,纯属巧合,都是网友们的心有灵犀,自发,慕名而来,不请自来。
景点可能是来客的叫法,图纸里说的是灵慧瑶池景观区,够低调了,但是要蹿红,有什么办法呢?不服气就不服气,你来或者不来,妈祖宫依旧香火永续,灵慧瑶池就是这样雅致,无与伦比。
至于可持续,一直是非常乐观,坛头村的地理位置这么独特,交通这么通畅,停车这么方便,在整个澄海乃至汕头,都无可比拟。尝新的来客多的是,回头客也应该有,问题是要有配套,家庭式的特色小餐饮业要跟上,还有当地的农产品供给,等等。村里好像有冰虾和熟虾加工的作坊,却都是对外批发,不见村内零售摆卖,这是短板。来到这个世外桃源,有平价的特色美食,有自产的天然农产品、水产加工品可以带回,何乐不为呢。
用个网络词,叫做治愈,所有需要治愈的朋友,来一趟应该就会好了。多一些网友过来灵慧瑶池逛逛,外砂桥那边自然就少了些亲水的活动,会宁静很多。
接下来要做的是开发和培育一些小商业气息,让商机散布在民间,产生出品牌效应。
一年四季,这里都有主打景观,杨柳、风铃木、金凤花、异木棉等等,都是成片种植,花开时自成一景,蔚为壮观。明年开始紫薇和桃花也来入群,到时候更热闹。
角鹰才种了几个月,以后长大了也是一景,规模大,效果好。
环村路的刺钩竹林也很有特色,在澄海,听说南港村还保留了一片,其他村落基本见不到了。
风景这边独好,而怎么样将独有的美景化为效益,源源不断的惠及到留守着的原住民,这就需要思路,需要实际行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