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渐入佳境
渐入佳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553
  • 关注人气: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例点赞

(2024-10-18 16:14:53)
分类: 日常琐事
破例点赞
十月份已经过半,这个十月与教室结下不解之缘,从厦门思明区到如今的城区。
这几天在课堂坐,课后要扫码打分,上午破例评价了一次,好就说他好。倒不是过程中有什么精辟的见解或者独特的观点,仅仅因为全程比较客观,方向正确,三观得体,没有妄自菲薄,不曾舔洋贬中。
按照最高分打,文字评论是“有正能量”。
有正能量,对于dang校的教员来说,实在太难了,这是这些年来的真切体会。好像如实的、客观全面的介绍我们的成就,指出我们要努力的方向,而不要开口闭口都是洋人那边有多好,然后贬低自己,这样讲课就有登天之难。
熟视无睹之后,确实有点理解,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组织教材,人家真的是登天之难。
比如“立讯精密”,是代工,收点工钱,但是没有什么不好呀。整体设计、材料加工、部件组装、成品营销等等,不同流程,各个环节的工作量和利润分配肯定不同,彼此之间没有贵贱之分,这些要素之间没有什么可比性,也没有矛盾或冲突,所以不能因为立讯精密没有研发方面的知识产权就认为她矮一截。要横向比,她在这个行业里明显就是佼佼者,数一数二。虽然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但也不是白干,有报酬,而且拉动很多相关的产业和需求,她的创立完完全全是贡献,是标杆。若水三千、她只取一瓢,至于别人取多少,在初始阶段无需过分在意,稍微合理就好,以后再走一步看一步。人家了不起的科技企业,普通人可能连仰望的资格还够不上,在公众的平台上挑剔就非常不合适。
例子还有不少,没兴趣展开,总之这些听讲都是任务,应付而已,也知道讲台上大抵就是那些基调,所以内心早就有点麻,不当回事。不过在厦门大学听的时候就是第一次意外,居然没有半点唱衰自己的成分,上午在城区是更加意外,居然都是正面的说法,倡导从善如流。
感觉合听,所以破天荒扫码点赞。
大家写材料时几乎千篇一律的说要坚持“四个自信”,想不到那些讲课的首先最不自信,然后将这些思潮传导下来,真是言行不一致,说重了点是“对dang不老实”。

破例点赞
昨夜与朋友在汇璟楼下用餐,他感慨于马斯克的可回收火箭,崇拜之情溢于言表。我告诉他我们国内也有,也是民营企业,不过水平还有差距,在回收的最后阶段不完美,有待改进。他听后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国内也有这种事,而且是私营的,这完全不可能。
网络看到的资讯,民营的知名航空科技企业至少有三四家,像“红兵”之类。而近期回收的好像是“朱雀”或者什么,记不太清楚,所以就没再解释。因为对于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认知的朋友而言,要举例就必须是千真万确。是哪个公司,哪种型号的火箭,什么时候、在哪里发射,什么时候回收,效果怎么样,与马斯克的相比还有哪些不足,等等,都要说得有鼻有眼,经得住考证,不然人家打死都不信。
自己只是知道个大概,他们又是些几乎完全被洋脑化的人,所以如果要深入沟通,自身的知识量还有待提高,要功底很深才能说到他们听得进,听得懂,然后稍微相信一点点。
太费劲,就算了,毕竟没有这种义务,还是聊些轻松的话题才符合那情景模式。
但是dang校的授课者就不一样,以平常心客观理性全面介绍情况、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导向是他们的职责所在。自从“四个自信”成为指导思想之后,更应该如此,必须自觉践行,别口非心非。
最起码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为是一言堂,没有讨论交流的环节,无法正视听。如果有一定比例的人听了,信了,然后在某些场合传播,就是误导,在污染人文环境。何况这是个特定的群体,思想被带偏了,那些溢出效应很不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十日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