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坛头,看到明年的春天


早上与树先生交流,希望剩下的闲置地、边角地等等撂荒土地上全部种桃树,大手笔,大面积。目前村里已有风铃木、金凤树和美丽异木棉等等,成片,属于袖珍型的那种,只能算是小景观,不过已经很好了,每个季节都有一种鲜花去引领风骚。
余下的最好是桃花,多年生的灌木,体型不大不小,刚刚好。春季看花,夏秋收果实,非常实在。各个地域只要有空地就见缝插针,多种些,然后编号区分,再看看村里有哪些有劳动力的低收入群体,如果有兴趣就领一份去管理。
公家的地方改造成桃园,让低收入或者爱劳动的村民无偿来领养,白给的。春季卖桃花(适当疏枝),夏秋卖桃子,换点钱补充家用,这样的美丽才是自己所期望的结果。
要做就做有特色、别人还没有的,而且要大规模,好好规划,踏踏实实做,肯定会有美妙的前景。到巨峰看过桃花,感觉那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横空出世的,要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积少成多,才会有日后的辉煌。
坛头这个村最有利的是地理位置,汕北大道的终点处,交通非同一般的好。村周边有大量的撂荒地,荒废也是荒废着。花木基本是种给路人看,桃花则是实实在在,每一片桃园的花和果能卖几百块钱,便是额外的收入。桃花是主线,以后成气候了,带动有车的朋友来看热闹,然后还有很多小菜园,吃不完的顺便兜售。有个简易的小档位,有个二维码,这样就足够,无人售货,卖多少算多少,反正都是土地的衍生品,不用本钱。
来坛头这段时间,一直琢磨着怎么让大家有点额外的收入,毕竟是钱财长人志,有钱了,胸怀和视野就不一样,不然老是要斤斤计较。昨天下去走街串巷,告诉大家,那些两三年用不着的旧椅旧盆之类的东西,这辈子基本就不必用了,自己收藏,不然就扔掉,勿影响环境。一个区域,尽可能让人耳目一新,而不是邋邋遢遢,这些都是短板,要补上才能上档次。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春天,希望桃花的设想能够付诸行动。
这样,明年的春天有多美丽,怎么想象都不为过。
前一篇:春天里的风铃木
后一篇:搬家,到"纵横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