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闲,写点文字

分类: 日常琐事 |

昨天看了央视关于足球三名顶级人物的纪录片,内心是有些感觉,这些年来这么烂,主要病因算是找到了。三人如果团结一心,完全可以将中国的足球事业搞得风生水起,三个名字肯定会流芳于世,因为大家实在太期待了。奇怪的是他们心往一处想,不是搞足球,是在经营足球,不要名声,要钱。那样的位置,那样的名望,还把钱放在第一位,真是庸俗之至,丢光十四亿人的脸,有时只需几个混账。
足球萎靡不振,股市也差强人意,如果来有一次针对性的巡查,说不定很奏效。近期的股市真的很对不起胡锡进同志,而刘纪鹏先生也很风趣,说胡同志并非炒股,他是在炒股市。

刺钩竹,现在已经不多见,“破袄撂着刺钩竹”指的就是这些竹。

来坛头时深圳的设计方面早就把这个区域规划好,图纸里是要砍竹种花木,自己觉得非常不妥,甚至非常不应该,几百年一直为村民挡风立标的竹篱怎能说不要就不要?
还好,方案有微调,修掉一些,保留主体。如果在前期有参与交流,会建议将部分必须砍掉的竹竿用来做围栏,就地取材,物尽其用。

近期每次有到坛头散步,总是会忍不住发几张图,太美了,而现在刚刚才是开头。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花、成片的花,这是今后的情景。

风景不能当饭吃,所以每有与同事们交流,总是希望尽早谋划和植入多元化的小商业元素,几捆青菜,一碗虾肉粥,哪怕一杯鲜蛇舌草水,都可以做得客似云来,因为交通非常好,车位也充足,小景观很多。
曾经有同事建议,坛头有这样的有利条件,尽可能要借助平台让她红起来,知名度搞上去,然后自然就会有生意。自己并不这样认为,自媒体时代,想红并不难,问题是这种红能够转化为当地人的收入吗?
潮南那个村去过好几次,越来越符合当初的预期,现在有的洗手间已经无法再维持,非主要区域的垃圾也比比皆是。
有美丽的环境肯定好,来客赞口不绝,住户也称心如意,而想可持续就需要有源头活水来。
所以对于坛头,内心更倾向于在沿街老屋或者背街小巷,有小小的家庭餐馆,不用场租,不用雇工,自己做。煮碗鲜虾糜,或者小蚝烙等等,小本经营,慢慢来,持之以恒,相信可以做出独有的品牌。
前一篇:柳永想到的,坛头做到了
后一篇:兔年,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