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回伤往事
(2022-12-02 12:18: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自言自语 |
可能至今仍有些同事朋友不解,来日方长,是否提前得太早,论起来还可以做很多事。也不是太早,差不多了,人有自知之明,自己干活太投入,太执着,压力大些本来也无关系,只是机会难得,可以争取就争取。
这些年经历了很多事,心真的有些累,那些事,有的可以说说了。
多年以前在四片的现场,事情接近尾声时一辆双排摩托车匆匆赶来,急促停下后男子气势汹汹大声质问谁是负责,那样子是弄明白了就要大打出手。我就是,他不清楚,我也按下不说,他外村,不是当事人。我们有八九人,见没人应,他骂了第二次,我忍着,但是拳头已经握好,如果被认出后受攻击,那就果断出手,不含糊。等到他气急败坏骂第三次时,我觉得必须亮明后面对,刚要上前,老喜已经先一步冲上去,肢体冲突开始,男子干不过,破口大骂后凶凶离去。
男子就是当时那个群体的头,替人出头。那个年代,那些人很厉害,所向披靡,何况是头儿,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知道捅上了蜂窝,完事之后匆匆回去,将房门后面的斧头拿出来到隔壁洗手间洗净灰尘,然后擦干。心里是万般滋味,等一下肯定被围,如果人格被折腾到无法承受,那只能豁出去弄他三五个作陪,然后该怎样就怎样。如果命里注定必须经历这道坎,那就认命。
主意已定,先上二楼告诉斯春先生说他们可能要来找我,我已做好迫不得已的准备。斯春先生说,不是可能,已经来了,你回避,不要见面,他应对就好。
这是最好的结局,剧情得以反转。
再过若干年,在南洋火锅城参加蔡府的婚宴,照伯的信息来了:赶紧回来,有事。内心知道那是白天事件的延申,这次是一片。
匆匆赶回大院,径直来到大厅找到照伯相邻坐下,一片的人陆续来,没多久整个厅被挤得满满,几个窗也爬满人,窗外围满了人,群情激昂。照伯示意我不必开口,他作答就好。
不论他怎么说整个大厅里的人都不接受,他们提了些不可能做到的要求,时间不断推移,气氛也不断在酝酿,忽然一片漆黑。我即刻站起来大声问谁关的,立刻开。还好,灯亮了,交涉继续,一直无果。七嘴八舌,杂乱无章,他们的情绪逐渐被激化,突然有人说带到祠堂再说。我随即站起身大声说谁敢?!
大厅暂时静了点。
祠堂,意思是要效仿驼浦的做法,叔叔被带到祠堂前羞辱,那时候这个故事广为流传,坊间也引以为荣。
心里做好了最糟糕的打算,如果再有人起哄,失去理智后场面失控,真的要强行裹挟,那就当断则断,已经别无选择……
差不多八点开始的故事一直延续到十点多,结束时看那攒动的人头,估摸一下,应该三四百。算是幸运,那种情形是经不住一个小小的推搡,一发就不可收拾,细思极恐。
那夜是高潮,过后不可避免的还有很多很多的后续。
那是个不应该的年代,往事真的不堪回首,好的是已经是天花板了,往后就不再是特别的豪华。
几年前在港头的公共场合被一人破口大骂了好久,心里是非常的左右为难,可以翻脸然后弄大,给他一个比较深刻的教训,但终于还是忍受,不了了之。如果搞大,他就必须进去,自己也要去配合些材料,不知拖到多久。那天刚好爷爷九十多岁的生日,那边弄坏了一个家庭,这边让很多人在等甚至等到不用等,都是双输。
过后大家非常不接受,甚至内心认为窝囊,都被他纠缠得暗自叫苦,就是希望有人来出头,他与陷阱就只差一步。我只能举个例子说古时候皇宫有人生日,还要赦免一些人,那天我爷爷生日,怎么可以反向而行,大家理解就是了。
人在职场,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波折,淡出江湖就少很多,权衡过,还是选择后者。当然初心不忘,确需的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