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于坛头村,有点想法

(2023-07-29 12:25:02)
分类: 自言自语
对于坛头村,有点想法
     地形似坛,古时村北是海滩,处白云港边,故名背靠大月山,南濒澄饶联围,与饶平县汫洲镇、海山镇遥遥相望;东北面与饶平县的下黄隆、仙洲两村隔壤,西与饶平县的新乡村分界,南与盐灶村相毗邻。全村土地面积250.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769亩(包括海田在内),非耕地面积981.5亩,是一个靠以种植业、淡水养殖业为主产业的纯农村。2009年全村人口总数915户,总人口数3769人,村人平收入4197元。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的不便,坛头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增强村经济发展步伐,提高村民经济收入。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切实加大投入,大力发展村内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逐步改善了村民生产、交通、生活、卫生等条件,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60百科对于坛头村的表述还未更新,汕北大道通车后坛头地理位置和交通等方面的定义已经颠覆过来,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及其便利。
坛头村在汕头市的最北端,与潮州(饶平县)接壤,是汕北大道汕头范围内的终端,车一直开,行到水穷处便是落脚点,根本无需导航。
对于坛头村,有点想法
迎接杜苏芮来临时与坛头村负责人曾先生有过简单交流,就是再过一段时间,乡村慢游的各种配套设施会陆续完成,整个村庄肯定非常美丽,档次大为提升。由于交通非常好,大概会有一些城区的、市区的开车人驻足参观,打卡、拍个照炫耀一下。
然后呢?
然后或许还会进去的鸣凤广场和老厝区那边散散步,继续拍照,兴尽而归。
那我们的原住民能够得到什么?
可能无,也可能会有零星的烟盒和矿泉水瓶留在花圃里、路面上,增加了保洁方面的工作量。
在潮南华西村散步时便有个想法,希望可以遇见村民在兜售他们自产的农产品,带一些回来,有卖方,有卖家,各取所需,两相情愿。
但是没有。
所以一直觉得那种美丽乡村的模式有待完善,毕竟美丽不能当饭吃,而比较理想的做法就是让美丽衍生出相应的价值。
对于坛头村,有点想法
    村庄变美之后,看热闹的外地人可能会逐渐多起来,能否引导村民在自家门口兜售一些自产的东西,比如各种瓜果蔬菜。一开始不要太多,试试看,循序渐进,有人买就卖,路人没兴趣就留着自己吃,吃不完烂掉也不可惜,因为本来就没有进货价。而且就如番薯叶和韭菜,可循环采收,越经常割越嫩。
门口的生意几乎不用本钱,而看管的基本是留守的老人,闲着也是闲着,只要能坚持,应该会有好事者顺路来互动。整个区域,东家摆地瓜番薯叶,西家是芹菜葱,有苦瓜,有茄子,都是自产生态的农家菜,相信路人会有一点点心动,这样的美丽乡村才是美丽生活的平台,源源不断提供了生产力。
曾先生说鸣凤广场那边一开始有村民卖家养鸡蛋,生意太好,后来供不应求,后来用其他蛋顶替,再后来就门可罗雀。
结局是肯定的,专程开车来买农家鸡蛋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没那么容易糊弄。就如鲁迅先生所说:造假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
小聪明的结果就是自毁信用,让路越走越窄。货供不上可以预约,可以稍微涨价,但必须正品,然后按照老式方法多养一群母鸡来做后备军,这样才是正道,才能良性循环。
对于坛头村,有点想法
总之,觉得坛头村的基础建设完成后应该拓展些消费类的小业务才好,大家有额外收入,来客得到与众不同的服务。因为今非昔比,交通非常方便,开车来看一下海景,吹吹风,吃碗风味浓郁的蚝仔粥或者虾肉粥,肯定是一大乐事。
不过关于小餐饮,除了生活市场边的猪脚饭,其他的在坛头还真的没有。以前没有可以理解,纯农的村庄,客源屈指可数,做不起。美丽乡村建成后就不同,有源头活水来,可以慢慢尝试,业务从小到大。盐灶出名蚝烙,坛头是否另辟蹊径,蚝仔靡,物美价廉,做出自己的特色。
而对于坛头这个养虾专业村,真正要与众不同并且几乎无可超越,觉得还是从自村的对虾身上打主意最合适。选一处沿街而又不太影响交通的新厝或者旧屋,开个家庭小店,经营虾肉粥,用现剥的新鲜虾肉做成美味的砂锅粥,价位不要太高,慢慢吸引食客,感觉应该可行。现在有微信等网游方式,只要有特色,推广并不难,而且关键词是交通极好。
饶平县的汤溪水库周边以水库鱼头为主体开发出各类鱼头宴,坛头如果用对虾来做文章,估计有一定的合理性。

对于坛头村,有点想法
   去年在二中服务区种下一小片油菜花,至今仍有很多美好的记忆,觉得那种模式可以复制。到冬至前后,看看村子周边或者老厝区那边有什么闲置地边角地,撒上一些油菜籽,让她们土生土长,明年春天便是一道好风景。跟食用蔬菜类的油菜不同,油菜花生命力强,叶厚且有蜡质,茎粗壮,可以长到一米以上,开花时很有激情。

对于坛头村,有点想法
   等美丽乡村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后,那些零零碎碎撂荒的边角地其实也可以来活化,种上几株木瓜或番薯之类的绿植,成熟的木瓜见者有份,可以摘,适可而止,叶菜同理。有种就有收获,就可共享,不然荒着也是荒着,一无所有。
对于坛头村,有点想法

对于坛头村,有点想法

对于坛头村,有点想法

对于坛头村,有点想法

对于坛头村,有点想法
   经常到坛头生活市场,也经常从老厝区经过,整个区域非常静谧,空气也相当不错。除二十几户有老人看守外,其余的基本闲置着,没有人气,旧屋便老化得快。老区活化后,荒废的旧屋就显得很不协调,浪费了资源,外墙逐渐剥落又产生了安全隐患,所以比较合理的办法就是寻找合作方,修缮利用,作为民宿、小茶座、小酒坊、书房、工作室等等的袖珍功能区。
理想有点丰满,而行动可能就比较费周折,要拓展就必须整个区域一起来才不会产生短板,才能做到尽善尽美。荒废的屋子各有所主,要找到户主逐个协商,说明愿景,征求意见。所有房子先由中间方集中代管,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分析看哪一座适合改造成哪种功能,然后规划、设计、预算,再寻找定向合作方。
合作方就是出资人,假如有兴趣找一处旧屋改造后作为周末度假用,那么就按照大致的框架修复修缮,费用自负,然后根据协议无偿使用多少年,期满后人走、屋还、钱白搭,互不相干,如果再想来,那就要租金。
小茶室、工作室等等也差不多的模式,各自根据需要认领,加固好、基础做好后再根据喜欢的风格随意装扮,然后物尽其用。
旧厝区通过社会资源的引入实现转型升级,实现功能切换,自己认为是可行的。有中间方穿针引线,需求方投入适量的资金固化美化,然后美滋滋住上好几年,换一种环境,换一种活法,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坛头这个村子位置非常独特,澄海莲花山和饶平大北山举目即见,与相邻的盐灶和饶平县又有广袤的农田相隔,远离喧嚣,东面有大片虾池,风清气爽,山青水秀,是真正的世外桃源。汕北大道从村旁经过,止于村尾,从城区、市区往来极为便捷。在闹市区事业有成,然后到海边小村找一处宁静的小屋,装扮一番,偶尔住下来,放松身心。春听花雨,秋看月色,然后要一份鲜虾靡,炒盘本地菜,小酌,肯定很惬意---最起码会解压。
对于坛头村,真的非常看好,当然管理者要有下大棋视觉,许上等愿,做踏实事,应该会有炙手可热的那一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积了点酒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