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水那边

标签:
股票 |
分类: 乐此不疲 |
期待一次文化之旅,不跟风,不随波逐流。规划一条相对有文化内涵的路,邀几位相对有品位的驴友,百分百按照心中意愿去走。
想法基本上得以实现,2013年国庆,这个假期紧凑、又轻松,简朴、却丰富。
朝辞澄海喧嚣间,千里江西一日往。汕头月浦路口上高速,黄昏到达历史名城景德镇,逛逛老街;第二天到浮梁县,看老县衙、饶梁瓷茶古镇,午后往九江市参观浔阳楼、琵琶亭、烟水亭,夜宿浔阳城;第三天顺路经过省会南昌,看滕王阁;下午到井冈山的所在地吉安市,参观文天祥纪念馆;然后一路南下,来到万安县城,万安有两个地方值得一去,那就是观澜古城墙和造口壁;万安之后继续往广东方向走,来到与河源市交界的江西赣州龙南县,看看小武当山,住下来,好好品味这个江西最南端的小县城,停留一个晚上再回家。
到达江西景德镇,天色已黄昏。
未晚先投宿,到了他乡,便成为游子,需要一个临时的安身之处。兜了几圈,寻寻觅觅,找不到合适的宾馆,只能往灯光明亮的地段走。拐入瓷都大道,驶过大桥,豁然开朗,华灯璀璨,商铺林立,正是心仪的地方。
晚饭选在江边的“人民公社大排档”,灯红酒绿,凉风习习,称心如意。
饭后才得知,景德镇老街与入住的宾馆只有一墙之隔,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白居易的《琵琶行》让浮梁这个名称家喻户晓。
来浮梁,不仅仅因为民间琵琶表演艺术家的老公当年在这里买茶,更重要的是浮梁有个国内屈指可数的保存完好的古县衙,值得一看。
清代的浮梁县是五品县衙,浮梁名字的来历说法不一,有种不知道会不会是牵强附会的解释,说这里经常大水泛滥,某次县衙被洪水冲垮,县太爷禀报朝廷,请求择址重建。朝廷准奏,下旨挑选大梁一根投入江中任由漂流,搁在哪里就在哪里修建县衙。
大梁浮出水面的地方,就是浮梁。
古县衙前面有大鼓一面,门口约法三章:没有天大的冤枉或急事,不能随意击鼓,否则重罚;不能诬告,诬告罪加一等;不能越级上访,否则重刑伺候。
官府的本意也许没错,如果事无巨细,鸡毛蒜皮的过节就来击鼓喊冤,要求县令处理,那岂不是浪费公共资源,也助长了民间的好讼之风,不利于邻里的融洽团结;不许越级告状(衙门不作为的例外,可以免罚),为的是维护本县衙的权威,和森严的等级制度。
浮梁县瑶理镇,也就是“饶梁瓷茶古镇”,唐代那位民间琵琶表演艺术家的老公经常往返做生意的地方,离景德镇几十公里,在大山深处。
望文生义,饶即上饶,梁是浮梁,瓷为瓷器,茶乃茶叶,字面上理解,浮梁原来属于江西上饶市管辖(现在是景德镇市),这里曾经是瓷器和茶叶为主的商品集散地,旺极一时。
由景德镇往瑶理走,无意间看见一个熟悉的名称:鹅湖。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归。”
原来,诗人王驾《社日》描写的就是这个地方。
成片成片的金黄稻田,一望无际丰收在望的景色,在希望的田野里,忽远忽近黑白分明的徽派民居只是点缀。
路经鹅湖,是此行的意外收获。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这里叫湓浦口,浔阳江畔的码头早已荒废,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曲径通幽的琵琶亭。
一千多年前,大约也是这样的季节,浔阳江中,百无聊奈的落魄女艺术家在小舟里对月弹琴,打发时光,偶遇知音白居易。
十二周岁就出来混,在京城达官贵人之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见过大世面的琵琶女不因朝廷命官白居易的搭讪而喜形于色、或者受宠若惊。先是羞羞涩涩,很淑女的样子,然后睹物伤情、唏嘘不已,两个人回忆往事,交流心得,切磋韵律,不知不觉间唯见江心秋月白,而琵琶女游刃有余的江湖表演艺术也让满座重闻皆掩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一夜,白居易压抑已久的情商彻底被激活,恬淡如水心情再也无法平静,憋了很久,终于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想当年,十五、六岁的白居易往京城考取功名,慕名拜见著作郎顾况,顾况笑一笑说,长安米贵,居之不易哦。等看到白居易带来的诗卷“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时,态度才来个360度大转弯,连声说京城的米虽然贵,但有这样的才情,没关系,没关系。
行行出状元,都是少年得志,曾经意气风发的人。
那一夜,琵琶女弹的不是琵琶,是寂寞、是失落。
浔阳城到浮梁茶市场大约两百公里的路程,琵琶女的老公去买茶,来回一次就是两三个月的时间,去来江口守空船,夜深忽梦少年事,心理的落差可想而知,难怪白居易如此怜香惜玉。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农民起义头领黄巢的诗有一股兼善天下的气概,令人想不到的是,投降派宋江居然敢笑黄巢不丈夫。
《题菊花》出自黄巢之手,而浔阳楼的反诗大概是无中生有,罗贯中在借物抒情。琵琶亭属于骚人学士、才子佳人,浔阳楼更加适合怀才不遇的江湖义士、性情中人。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似猛虎下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哪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宋江笑黄巢,似乎有点不自量。
从诗文的内容理解,黄巢有天下为公的气度,而宋江更加侧重的是个人恩怨,希望能够报一箭之仇,显示自己的存在。所以在以后若干次与朝廷的战役中,宋江处处考虑退路,战争是为和平、为朝廷的招安创造更多有利的筹码,他有自己的小算盘。
白居易的《琵琶行》让浔阳江、浔阳城广为人知,罗贯中的《水浒传》描述宋江浔阳楼题反诗的情节,互为陪衬,为浔阳城增添一层传奇色彩。
为了寻觅当年的周瑜点将台,投石问路来到浔阳城里的烟水亭,而原先资料显示的点将台在几十公里以外的星子县。
烟水亭在湖水之中,点将台在烟水亭之上,看来这是个内湖,操练水兵的地方,演练好了再开到长江去战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英雄气短,而英雄出也少年。烟水湖畔,剪头发少女的剃刀游龙戏凤,上传下达,如疤丁解牛,动作之老道,令人咋舌。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滕王阁并非计划中的地方,因为之前已经来过两次。
顺路,大家有意愿,就瞧瞧吧。
不再穿越老城区,滕王阁的道路早已改变,经过隧道,从江边大堤通行。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景炎三年(1278)12月20日,文天祥的部队在广东海丰五坡岭垒土做饭,元兵发现山坡上的炊烟,立刻上报,迅速包抄突袭,正要吃饭文天祥措手不及,被捕。
随战船被押到广东零丁洋,同为汉人、各为其主的元将张弘范派人请文天祥修书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写下这首七律予以回应。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去过湘西,那里古代有赶尸的民俗,漆黑夜里,深山旷野阴森而恐怖,赶尸人唱的就是文天祥的《正气歌》。尸体纯阴,歌声纯阳,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壮胆,让死人行尸走肉回到家乡。
告别吉安,前往万安,一路行程靠导航。高速路口出来就是长长的山路,感觉有点别样,看了公里数却逐渐减少,还算放心。
几公里后,进入小村庄,发现已经无路可走,仔细辨认,赣水苍茫,原来前面是没有营业的轮渡码头。
县城就在对面,只能望洋兴叹,然后原路返回,上高速往万安西。
观澜古城墙是万安县城一处比较古老的建筑,城墙外面是赣江。
穿过古城墙,沿着赣江堤面走向大山深处,跋涉30多公里,为了寻觅一个叫做“造口壁”的地方。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山河破碎,报国无门,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书尽心中的百般无奈。
辛弃疾所说的造口壁在长桥村,县城往沙坪镇长桥村几十公里的山路,是近年来走过的危险系数比较高的线路,来不得半点马虎。
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无暇顾及沿途如画的风光。好不容易来到沙坪镇区,一处相对平坦的地方。镇政府就在旁边,进去瞧瞧,顺便询问长桥村造口壁的方位,因为这个地名导航里面查不出。
办公室里,一对男女相见不相识,更不问客从何处来,于是主动招呼,打听一下。
他说,造口壁早已被湖水淹没,如今找不到,也走不到。
鹅湖山下,以为是传说里的地方,却在回眸顾盼间得来全不费工夫。江西造口壁,踏破铁鞋辛辛苦苦寻觅的地方,原来只是个传说。
赣州龙南县是计划中最后的一站,休息一个晚上,然后返回,这样时间比较宽松。
龙南县有古村落、古树群,相对而言,龙南的小武当在周边的名气要大些。来到龙南,时间还早,就爬爬吧,运动一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石阶上面绿树成荫,果然是个散步的好地方。外人称为小武当,大概为了区别道家圣地湖北武当山。不过,这里倒不认为自己小,牌坊上面蹑手蹑脚写着三个字:武当山。
可能是山寨版吧,借武当山的名气,自我陶醉。但是何必呢,宁为鸡头、不为牛后,几千个汉字,难道组不成一个有点个性的山名?
回县城的路上,发现左边建筑物门口的牌匾写着武当镇人民政府几个大字,于是茅塞顿开,镇名武当镇,那么这里的山叫武当山也在情理之中。
几千公里,大多是在高速路,百几十公里、两三百公里的路肩总有一些路标,有的往湖北武汉,有的的江苏南京,或者安徽黄山,驴友小妙同志兴奋不已,仿佛走进了中国地图。经常在澄海区域上内下班,路边总是些饶平到莲下、澄海到外砂,或者东里到汕头的招牌,哪有眼前这种天马行空的感觉。在九江,小朋友们更加难以置信,难道,这就是长江水、长江就在身边?
四特、堆花、章贡王,均以江西名酒自称,五天四夜,夜夜进酒,日日有鱼。
挥手告别龙南,依例在梅州市畲江吃午饭,带上几条真正吃草的草鱼,踏上回家之路。
国庆,用自己的方式亲近祖国,祝福祖国。
再见,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