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享受读书,丰富底蕴

(2010-09-11 22:35:22)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时刻】

享受读书,丰富底蕴

----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更好?

一、为什么要读书?

(一)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

    一个现代人的知识结构,从直接经验中得到的不足20%,通过阅读得到的间接经验则在80%以上。作为我们一般人,则必须通过阅读书本,与伟大的心灵对话,了解我们无法亲身体验的事情和思想。人只有走过他人所已走过的,才走得远;人也只有思想过前人所思想的,才能思想得深。中国的读书传统:张岱《夜航船》,且让小僧伸伸脚。

(二)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能力的核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积30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十分之七,都是在说一个词:读书。他在著作中,不厌其烦地为教师和学生们开列出长长的书目。学生的智力发展首先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许多学科的教师,首先都是在教阅读,其次才是教本学科的知识。自学能力的根基在于自读能力,一个人养成了阅读习惯,将终生受用。因此,现在各国推行的终身教育总是以阅读为中心的,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阅读乃教育之本。

(三)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心灵发展的历史。”黄山谷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也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林海音自传:读书改变女人的气质,塑造由内而外的韵致。40岁以上的人要为自己的部分长相负责!陈绍鹏《书给我的乐趣》中写到 “从本质上来说,曾经阅读过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人比那些不会读书或不愿读书的人们生活得更充实……”实际上我们并不是只活一辈子;只要我们会读书,我们可以一次又一次地生活,想活多少种生活就活多少种生活。”(日本/早川)阅读对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气质个性、精神面貌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只有教师养成阅读习惯,教师的文化和精神才能从心底萌发、生长出清俊脱俗的面貌。

(四)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古往今来的大师名师,都是勤于阅读、善于思考的典范。读书,能使我们的教学闪耀出睿智的光彩。热爱读书的教师,内心会变得更加丰富、鲜活,会不断战胜职业倦怠感,使教学永远保持活力。在眼下的教育生活中,教师们疲于应付,我们身边有心读书的教师有多少?每天读书的教师有多少?而那些应试之书、教参之书、应景之书,不是真书。作为教师坚持阅读,大而言之是为了我们这个社会守住读书的种子,小而言之也是为自己的人生和未来投资:投入时间、精力、金钱。

二、读什么书?

首先是经典之书,“除却经典不是书!”。

其次再读一般的读物。“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能读懂经典,最好不读二手的“解读”之类读物。

曾国藩对儿子说:“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最好之书则要熟读深思,精考精通,略作札记,以志所得,以著所疑。”

教育经典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德国教师培养指南》第斯多惠、《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方法》、《夏山学校》、《卡尔威特的教育》、《陶行知教育文集》

教育随笔、案例、手记类:《爱心与教育》《教有所思》李镇西、《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薛瑞萍、《班主任兵法》万玮、《学生第二》李希贵、《中国最佳教育随笔》张文质编

心理类:《儿童心理学》皮亚杰、《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动机与人格》马斯洛,人本主义学派、《多元智能》加德纳——课改理论基础、《人性的弱点》卡耐基——尊重人、《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刘儒德

励志类:《论语》、《孟子》、《菜根谭》洪应明《细节决定成败》、《责任重于能力》

学科类:学科的经典书(经典要重读);学科史;工具书(备用查询的,如字典、词典、手册、百科全书、书目、索引、文摘、年表、地图等);资料书

人文类:“一沙一世界,一课即一人。“用一生来准备一堂课。”教育无处不在,好比盐在汤中,只要我们有心,高品位的、看似与教育无关的大量阅读“闲书”、“杂书”,会使我们悟出许多教育的原理。

文学名著。泰戈尔《吉檀迦利》、梭罗《瓦尔登湖》、《蒙田随笔》、《忏悔录》、《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约翰克里斯朵夫》、王国维《人间词话》、《傅雷家书》。

儿童文学。人要有生趣,有人情味。明张岱语:“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好的儿童文学,使我们心里坚硬的地方会融化,变得柔软些。《逃家小兔》《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小布头奇遇记》 《夏洛的网》 《窗边的小豆豆》《彼得·潘》、《时代广场的蟋蟀》《柳树间的风》《海底两万里》《骑鹅旅行记》《女生贾梅男生贾里》《调皮的日子》《五·三班的坏小子》

科普类:《科学的历程》、《人体使用手册》、《食物是最好的医药》、《生活方式与健康》、《昆虫记》。

其他个人兴趣类

鲁迅在《读书杂谈》一文中曾指出:“读书至少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嗜好的读书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他在每一页里,都得到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要养成读书的习惯,首先要有自己感兴趣的读物。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只是没有找到他所喜欢的读物,成人也是如此。

三、怎样读书更好?

个人的阅读目标主要可分为四种:学习性阅读、研究性阅读、欣赏性阅读(包括消遣、娱乐)、创造性阅读。从我们教师职业出发,还可以从第一种中细分出:教学性(表述性)阅读。

阅读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朗读与默读、精读与略读、全读与跳读、慢读与快读、个体阅读与群体阅读等方式。

《孙子兵法/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阅读也如同作战,“正”就是普遍的阅读原则,我们应该以之为基础; “奇”就是读者依据自己的实际独创的读书方法。

阅读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有:循序渐进基于问题取精摄魄博约结合融会贯通知行统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