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 有个约》半命题作文简析
(2010-08-28 17:47:47)
标签:
杂谈约老师短暂永恒心灵现实 |
分类: 【写作天地】 |
《我和
【审题指导】
审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题目中的四点要求考生应注意。
2、题目可以切分成两部分,“我和
“有个约”是关键词,限定了“约”只能是一个而不是多个,应交代清楚“约”的内容及怎样实现约定的。
3、要用心体会提示语中隐含的信息或要求。“约是誓言,约是承诺,约是一种心灵的期盼。”“约”不是随口的一句话,它是一种庄严的“誓言”、“承诺”或“期盼”,这一句向考生阐述了什么是“约”。“约同伴、约亲朋……”又给考生自由想象和发挥的空间,让考生们选择的写作角度和范围大增,选材时应选择自己最能得心应手的材料。“约在甜美的春风里,让我们用心相约。”告诉考生,本文的主题应该是美好的,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写作时主题千万不能写成悲观、消极的。
【品读点悟】
我和老师有个约
约是誓言,约是承诺,约是一种心灵的期盼。约定的期限有的很长,有的很短,有的却是永恒!
窗外桃花正盛开,我闭上眼睛肆意地感受着它散发出来的香味,心中却默默地问自己:“她还记得我们之间的约定吗?”
她是我们初一时的英语老师,和蔼大方,却又不失一种高贵的气质,从她眼里流露出的尽是对我们的爱惜与呵护。然而不久,她整个人逐渐变得憔悴起来,面色枯黄,连那双美丽的大眼睛也变得黯淡无光。后来我们才得知她生病了,班主任只告诉我们她心脏病发作了,需要静养一段时间。于是我们每天都在为她祈祷,希望她有一天能够重新站在讲桌前。然而她却一病不起,再也没回来过。
初二下学期的时候,我们才真正得知她其实不仅有心脏病,还患有癌症。想不到班主任当初那一句善意的谎言竟骗了我们这么久,于是,我们都急切地想要去看她。
就在那一天,我终于看到了她。她的精神早已不如当初,人消瘦得就像一片随时能被风吹落的枯叶。她的脸色显得苍白,一点血色也没有。但她仍然笑着给我们介绍了她治病的过程:第一次开刀后虽经长时间化疗,但癌细胞已扩散,迫不得已又到上海第二次开刀,摘除了脾,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听着听着我们都落泪了,因为我们知道虽然她现在说得很轻巧,但那种痛苦可能是我们永远都不会感受到的。她看到我们都低着头默默地流泪,自己的眼里也泛起点点泿光,但她很快用手拭去,笑着说:人生中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挫折,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可贵的,我不会放弃!你们就要上初三了,学习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老师和你们定下一个约定――等到你们中考结束时,我会在考场外等着你们。你们相信吗?
现在,我坐在考场上写这篇文章,思绪却飘回了两年前:她正在灯下辛勤地为我们批改作业,她正在找我们一个个默写过关……老师啊,老师,这一幕一幕看似平凡普通,甚至有人会认为我们对你的赞美太缺泛新意,但这平凡普通的一幕一幕不正是你对“老师”这两个字最好的诠释吗?
老师啊,老师,你还记得和我们的约定吗?中考的最后一场一结束,相信在考场外会看到你那消瘦却挂着满脸笑容的身影。
约是誓言,约是承诺,约是一种心灵的期盼。嗅着窗外桃花的芳香,我相信:这个约不是短暂的,它是永恒的,因为我的一生都会记住这个约定!
【特色简析】
本文选材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甚至有点流于老套、俗套。语言也不是流光溢彩的。但读完全篇,打动人的应该是全文通体所流露出的真挚的情感。“真情实感”是新课标中对初中作文教学和写作的一项要求,本文很好地体现出了这一点。
本文首尾呼应的手法也用得较好,开头的“题记”和结尾的“后记”相呼应,开头的“桃花盛开”和结尾的“桃花的芳香”相呼应。在结构上首尾呼应的同时,本文的主题也得到了升华,特别是用“桃花”暗喻老师,用“桃花盛开”“桃花的芳香”暗指老师的坚强已深深地打动影响了我。
本文对人物的刻画也较特别,全文除了两处外貌描写外,对人物没作什么描写,但老师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老师的坚强却跃然纸上,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全文大半篇幅采用第三人称,结尾处却采用“你”这样的第二人称,人称的转换,便于感情的抒发,便于将全文推向高潮。
我与心灵有个约定
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我的凭空想象,是我与未来的约定,也是我与心灵的一个约定。虽然它听起来太过于遥远,虽然我可能要为了它牺牲得太多、负担都太多,但我愿意不顾一切地努力、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只为了让它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我和心灵有个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对未来的规划。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按照规划生活。
确实,计划赶不上变化,何况,有时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不切实际的。但是,理想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的,因为它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只要我们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地努力奋斗,总有一天会实现。于是,我们便都与自己的心灵有个约定。
我与我的心灵也有个约定,那就是长大以后能出国留学,让妈妈不用再那么辛苦地供我上学。不过听说出国留学要很多钱,便决定在国内上大学,等挣够了钱再出国。
我知道这个对我来说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只有一步一步地慢慢来:在初中一定要好好学习,只剩下一年的时间了,再玩儿就没有机会了。我相信,经过一年“头悬梁,锥刺骨”的艰苦学习,我会顺利地考上我们这里的重点高中。那样,我的第一步就完成了。我的努力也没有白费。上高中后,随之而来的是课业的繁重和学习的压力,但我绝对不能被这么一点儿小小的困难就吓倒。我认为,三年苦读不会徒劳无功,最起码能顺利地考上大学。我也算是没有辜负妈妈对我的期望了。
高三的暑假也已经被我安排得满满的了:不能在家呆一个暑假,毕竟那时我已经十八岁了,就要离开父母的温床,到外面经历风吹雨打的考验了,所以要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就准备好一切。我要找一份临时工,挣到一些生活费。
大学四年应该也不轻松,要一直勤工俭学。因为我这四年,父母除了会帮我支付学费外,什么都不会管,我要自己挣生活费。
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我的凭空想象,是我与未来的约定,也是我与心灵的一个约定。虽然它听起来太过于遥远,虽然我可能要为了它牺牲得太多、负担都太多,但我愿意不顾一切地努力、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只为了让它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