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 楼
探 幽
很久很久以前,就在央视上看到介绍福建土楼的节目。当画面游走在闽南美轮美奂的土楼间时,就注定我与土楼必然来一次亲密的接触。
http://s13/middle/61103c22xae10a8447bec&690&690 楼 探 幽" TITLE="土 楼 探 幽" />
老实说,在心动的怂恿下,不自觉的踏上了探索之旅。
游福建土楼,首选自然是闽粤边陲大县永定。永定县面积两千多平方公里,人口却仅有四十多万人。该县历史上一直动荡不安,明成化十四年从上杭县分出置县,取名“永定”,意为“永远安定”。据不完全统计,永定县有土楼2000多座,在福建是土楼最多的一个县。土楼的现状有圆形、方形、五凤形、椭圆形、八卦形、半月形、交椅形等等。同一种形状里又有不同的变化,可谓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在不同之中,它们又有着惊人的同一性,每一个土楼都有一个名字,每一个名字都蕴含着各自族谱里的祖训。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细致的功能划分,都无不显露出浓郁的家族血缘色彩。
http://s14/middle/61103c22xae10a8443f0d&690&690 楼 探 幽" TITLE="土 楼 探 幽" />
走进永定,不得不走进承启楼。在列入《世界遗产文化名录》的永定土楼中,最著名的土楼就是承启楼。说到承启楼,当地人有一句十分有名的顺口溜“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中圈,历经沧桑三百年。”
http://s9/middle/61103c22xae10a7d91a68&690&690 楼 探 幽" TITLE="土 楼 探 幽" />
承启楼坐落在高头乡高北村,依山傍水。楼前是一片开阔的田野。公路离楼大约八十米。当一下车,一座土墙灰瓦气势恢宏的圆形土楼就撞入眼帘。这时眼前一亮,旅途所有的疲惫被一扫而光。冲击脑海的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http://s7/middle/61103c22xae10a871b336&690&690 楼 探 幽" TITLE="土 楼 探 幽" />
承启楼占地5376平方米,直径73米,外墙周长229米。整栋楼由三环主楼层层叠套,中心位置耸立着一座祖堂。外环楼四层,每层72个房间。第二环楼两层,每层40个房间。第三环楼为平房,有32个房间。整栋楼的中心是祖堂,三环楼就像铜墙铁壁的卫士誓死守卫着祖堂。
http://s3/middle/61103c22xae10a8523522&690&690 楼 探 幽" TITLE="土 楼 探 幽" />
当你跨入承启楼,感觉就像穿越了时空隧道,坠入那威严而又充满无限亲情的大家族之中。外楼底楼是厨房,二楼是储存食物的地方,三楼与四楼才是卧室。站在四楼房间的窗前极目远眺,远处的青山尽收眼底。迈入回廊,一抬头祖堂就映入眼帘。这时,凸起的祖堂不仅是视觉的中心,它方形的屋顶与圆形的四周更是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设计者将中国文化天圆地方的精神深嵌其中,真是匠心独运。三百多年后的我们走在这注满文化精髓的回廊上,不得不感叹祖先们智慧的光芒。有人说,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客家人修建土楼,是为了防盗匪洗劫和当地土著人的骚扰,而我却深信这是客家人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与追怀,是以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强化儒家文化的家族意识。这样的家族,不仅能凝聚亲情,充分发挥家族的对内对外的职能,而且为家族的延续与传承奠定了特别牢固的基石。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这样的诠释,应该说是再贴切不过的了。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深受中原文化熏陶而又行走于天下的客家人,才能建造出福建土楼这样的天下奇观。
http://s2/middle/61103c22xae10a8fb9651&691&690 楼 探 幽" TITLE="土 楼 探 幽" />
踏着回廊吱呀着声的木楼,凝视着静穆的祖堂,福建土楼仿佛是祖先在平静的历史长河中掷下的一块石头,荡起一层层凝固的涟漪,并永远定格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令人叹为观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