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0/bmiddle/61103c22x845ca6dd5589&690
我们到腾冲是清明前夕。在车上,不时看到抬着花圈、手持百花的祭奠队伍。队伍最大、人数最多的是中小学生。那几天腾冲降雨,到处雾蒙蒙的。默默行进的人群,眼中晃动的小百花,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便油然而生。
我们一行来到国殇墓园时,正是清明上午。一跨进墓园,凝重、肃穆迎面扑来。墓园建成于1945年7月7日,主体建筑呈中轴对称、台阶递进形式。我们抬着花圈,沿着墓道进入庄严的忠烈祠。敬献花圈后,大家一齐向民族英雄三鞠躬,以表达我们由衷地敬意和深切地缅怀。
http://s4/bmiddle/61103c22x845cae9c6f33&690
忠烈祠背后是小团坡。当林立的墓碑撞人我们眼帘时,内心的震撼无以言表。导游介绍,小团坡墓葬了近万名抗日烈士,都是中国远征军官兵。坡顶建有二十集团军光复腾冲纪念碑,小团坡碑林分为四大方阵,纵队排列,寓意烈士来至祖国四面八方。腾冲之战打得异常惨烈。由于日军在县城外围修筑了坚固的防御体系,尽管中国军民同仇敌忾,也打了三个多月才把日军赶入腾冲县城。日军在城内修筑各种暗堡,既户户相连又互为照应。在随后的巷战中,被截断了后援的日军仍负隅顽抗,使中国军队推进得十分缓慢,死伤非常惨重。这次战役下来,中日死亡比例是六比一,一千多名日军无一生擒。
http://s10/bmiddle/61103c22x845cb369b639&690
这次战役中,美国盟军牺牲了十四名官兵。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些为中国民族解放而捐躯的异国勇士。从墓碑的相对精致和墓碑上摆放的束束鲜花,足以说明国人的感恩之心永埋心底。
http://s5/bmiddle/61103c22x845cb9752944&690
战争的硝烟已经过去了60多年,一些老兵仍年年来祭拜亡灵。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佑任先生的题词——天地正气(地字少了一竖),现在看来还是那么刺眼、揪心。天地正气,民族的精神祭坛,人类的精神归宿,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在那些倍受凌辱的日子,天虽在,却迷雾朦朦不见日月;地犹存,却哀鸿遍野满目疮痍。山河破碎,民族存亡,在天地正气的感召下挽大厦于既倒。这是中华民族不屈灵魂的彰显,这是人类浩然正气的伸张。
http://s4/bmiddle/61103c22x845cbfbdc403&690
在我们快出国殇墓园时,导游指着大门左旁的倭塚说,这里埋的就是盘踞腾冲的被击毙的日军联队长。他是被跪着面向小团坡埋的,其意是要这些双手沾满中国人鲜血的侵略者永远向为国捐躯的烈士谢罪,永远向被侵略者铁蹄蹂躏的中国人民谢罪。
离开国殇墓园时一行人默默无语,大家的心像灌了铅一样沉甸甸的。回想刚进墓园时,导游就幽幽地说了一句话:“每次来,心情都会感到压抑。”现在,老实说感同身受。也许导游是腾冲原住民,也许她的先辈或亲人就在这次血与火的战斗中为国捐躯。虽说我们胜利了,但代价惨重,可以说是惨胜。这是一个积弱积贫民族的悲剧,这是一个人类贪欲膨胀的悲剧。国耻不忘,才能去发愤图强;立碑凭吊,方能成后事之师。
安息吧,我们的民族英魂!
http://s11/bmiddle/61103c22x845cc779974a&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