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日本之景,你一定会想到雄伟壮丽的富士山映衬着绚烂夺目的樱花;提起日本之艺,你当然不会忘记艺伎优美动人的舞姿与歌声;提起日本之技,映入你脑海的必是相扑选手别样激烈的竞技比赛;提起日本之物,你可还记得静坐于商店门口迎宾接客的招财猫?没错,正是这些别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演绎出了独一无二的日本风情。
领略一下日本文化的魅力,看看有哪些流行的日本文化符号。日本在经济、文化以及宗教方面都受到其亚洲邻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

樱花
在日本,樱花叫做“Sakura”,一般认为它是“Sakuya”(开花)的变体,该词取自女神Kono-Hana-Sakuya-Hime的名字。这个冗长的名字意为“满树繁花女神”。在古代日本,人人皆知樱花之名,以至于人们提到“花”时,就单指樱花而别无其他了。据说,这位女神是由天国降落于樱花树上的,于是因此而得名。对于日本人来说,樱花是花中之花,它是日本民族性格的象征。这种说法的由来源于这样一个人尽皆知的比喻,那就是把封建时代的武士比做生命短暂的樱花,因为樱花开不过三日便香消玉殒,正如武士随时准备为主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还有一则谚语作如此诠释:“樱花为百花之冠,武士乃人中豪杰。”日本人皆以其樱花为傲。在所有花中,樱花最能迎合日本人的审美品位。舍却樱花开放的时节,再没有什么能让日本人感到如此欢欣雀跃、兴高采烈、充满希望、朝气蓬勃的了。

富士山
在多山的日本,大多数山峰都只是山脉的一部分,独有富士山高耸入云。富士山几乎位于日本的中心地带,这个比例近乎完美的锥形山峰自古就受到日本人民的膜拜。而在外国人眼中,富士山则是日本广为人知的象征。作为日本的最高峰(海拔
3,776米),富士山是一座相对年轻的火山。据说富士山目前的形态形成于约五千年前,但即使是从那时候起,它就已开始频繁喷发,最近的一次大喷发发生在1707年。在随后的近三百年中,富士山一直处于平静状态,保持了其难得的雄伟壮丽的姿态。但一些专家称,富士山定会再次“觉醒”。富士山会随着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景色,甚至在一天当中,它的景致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幻。冬季,纯白的雪将它覆盖;夏季,黛青色的山体顶着精美的雪冠于云雾中挺立。而在夕阳西下时,渲染在山体上的鲜亮的红色更使它的景致美不胜收。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富士山,你会收获不一样的景观。在其南侧的骏河湾,你可以乘坐游览船近距离观赏它高耸的山峰。在富士五湖周边地带,你可以从很多地方欣赏到整座富士山赫然屹立于美丽湖泊之上的景象。天气晴朗的时候,你甚至能在东京的市中心看到富士山的山顶。

艺妓
“艺伎”(Geisha)一词源于“Gei”和“sha”。前者在日语中意为“表演”或“艺人”,后者则为“人”的意思。“艺伎”一词可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江户时代。那时,艺伎出入于各种宴会和社交聚会,以弹奏三弦琴、唱歌、跳舞来为客人助兴。经常有人误认为艺伎就是妓女,但实际上这种想法简直是谬误至极。艺伎是优雅而有修养的女孩或者女人,她们在许多传统技艺上都受过良好的训练。除了弹奏三弦琴、唱歌及跳舞之外,艺伎还会表演日本茶道,并精于谈话的艺术。许多艺伎都会为了给西方客人
表演而学习说英语。成为一名艺伎需要接受非常严苛的训练,也正是因为如此,艺伎的人数正在不断减少。年轻的女孩想要成为一名艺伎,一旦被接受,就必须先经历一段学徒期,这期间她要与一名当家艺伎住在一起。这段受训时间为期五到六年,在此期间,艺伎学徒必须帮忙料理杂事和操持家务,学习风俗习惯和社交技巧,还要参加唱歌和舞蹈的课程。大概过六个月之后,学徒就被称做“舞伎”,这时她的任务就是陪同艺伎赴约,以便熟识主顾。到了二十岁左右,舞伎就要作出决定了:要么学成出师成为一名艺伎,要么就放弃。一个女孩
想要结婚的话是不能成为艺伎的。直到今天,在日本的旅店和餐馆中,艺伎依然在为宴席助兴,与客人交际。而艺伎在日本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一直以来都让他国的游客好奇不已。

相扑
相扑是一种日式的摔跤,也是日本的国技。它起源于古代为神道教诸神所进行的一种表演。其中的许多仪式都有着宗教背景,并沿用至今。相扑的基本规则非常简单:只要选手脚底以外的其他任何身体部位先着地,或者比对手先一步离开比赛的环形场地,就算输了。比赛在高于地面的环形台上进行,该场地被称做“土俵”,由黄土堆砌而成,上面覆盖着一层沙子。比赛通常持续不过几秒钟,偶尔也有持续大概一分钟的罕见情形。然而,相扑不像足球和篮球那样,仅仅是一项运动。两名摔跤手之间的竞技包含诸多仪式,甚至牵涉到很多宗教元素。其中许多仪式都同神道教有关。一名职业摔跤手,或者叫相扑手,需要遵守很多不同的规则。这些规则都由相扑协会制定,规定了包括饮食、衣着以及住所等在内的所有事宜。有趣的是,不像摔跤或是一些其他竞技运动,相扑不分重量级。这就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一名相扑手最后可能要同一个两倍于自己个头的人比赛。

招财猫
招财猫是日本欢迎宾客与主顾、招揽幸运与财富的传统形象。“招财猫”在日语中的意思是“召唤猫”。它通常在主通道附近的门边面门而立,举起左爪表示迎宾接客,举起右爪表示招财纳福。虽然在传统上关于招财猫是公猫还是母猫的问题存在争议,但它始终都被描绘成一个友好可亲的形象。它携带的卷轴包含着友善的信息:“请进,欢迎光临!”
关于招财猫有很多传说。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是这样的:在古代日本,曾经有一座叫豪德寺的庙宇,里面住着一位僧人,僧人养了一只猫与他做伴儿,猫的名字叫“玉”。豪德寺的香火不是很旺,所以僧人很穷。一天,一位封建领主路过豪德寺时,突然下起了雨。正当这位领主站在寺外庭院的一棵树下躲雨时,僧人的猫向寺外瞥了一眼,并举起一只爪子邀请领主进屋。领主对这个不寻常的举动非常好奇,于是就走进寺院看个究竟。当领主走到院中,站在“玉”面前时,闪电突然击中了他刚才避雨的树,领主因此得救,他立刻认定这只猫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像所有美好的传说一样,这位领主慷慨捐助了豪德寺,而“招财猫”迎宾接客、招财纳福的形象也由此诞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