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文道:日本人讲和谐,讲到不顾一切

(2011-12-14 09:14:58)
标签:

天皇

明治维新

江户时代

神话

道德准则

日本

历史

梁文道

凤凰卫视

褚娟

教育

梁文道:日本人讲和谐,讲到不顾一切



    就跟100多年前的其他中国知识分子的前贤、前辈一样,我对日本也一直充满了兴趣,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这个国家,在它的历史跟在它过去百多年走过的道路上面,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对我们今天的中国来讲,也许是一种很重要的提醒,甚至是一种警告。

    我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本小书,这本书叫做《日本小史》。它还真的是本小史,为什么呢?它以这么一本书,以不大不小的篇幅,非常浓缩的把日本从上古的神话时代,一直说到最近几年的发展面貌。这本书的作者是非常有名的,在新西兰一个大学教书的肯尼斯·韩歇尔,他是一个现在国际学界中,以介绍日本文化、日本历史出名的一个学者。

    他这本小说也是英语世界里面普遍被很多的大学采用的日本历史入门的教科书,这本书我觉得有趣的地方是哪里?他固然采用了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去把当今国际学术界对于日本史上很多关键问题的争论,用很简短的文字把它描述出来。

    除此之外,他还毫不吝惜的提供自己的一些观点的导引。这些观点的导引,当然大家可以说这到底客不客观,是不是他个人的偏见呢?我们可以争论。但是我觉得这种以观念带动历史的说法,会让你读起来的时候,更容易有一个投入感。而不觉得像一般的、很常见的日本史教科书一样,就一些事实、资料的堆积跟罗列而已。

    比如说这里面一开始,他也讲到日本古代的神话。我们知道日本整个古史是迷雾一片,有很多的神话。但是韩歇尔教授在这里面特别注意到日本古代神话的特点,这个特点是什么呢?他说,日本古代神话有很多非常残酷的东西,但是这些残忍的行为在别的世界神话里面也都常见,特别的地方在哪?就是日本神话总是避免作出善恶的道德判断,某些行为被责备、惩罚,但没有道德说教。

    “神祗跟他们城市的后代在道德水平上没有区别,行为依据情况被接受或否定,不是依据任何明显的普遍原则,这正是当今日本许多评论家评论行为的模式,这样的行为显然源远流长”,大家请记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他又说到,比如说,一下我们跳到江户时代,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浪人的老师,叫三路术行,他就在他讲武士道的书里面写说,“武士是不用做农民、工匠跟商人的工作,可以专心修道,假如平民在这三种阶级中有人违反道德准则,武士可以从速从简的惩罚他,以维护严格意义上的道德准则”。

    这么听起来日本人好像也很讲道德,但是他又提到了,我们作者又提到,“这里提到道德,但它不同于西方概念的道德,它也不是善与恶的问题,而是社会关系与秩序的背景下被期待的事,一旦违反便会遭到惩罚”。

    我们再来看看,所以日本在江户时代有很多非常严酷的惩罚,有些很耸人听闻、匪夷所思的一些严刑峻法。但是他也强调了,这些严酷的连坐惩罚,因为它是连坐法的,一个村里面要是出了什么意外,出了什么事儿,有人干坏事儿,是全村人遭殃。

    你想想看,这时候一个人之所以不做坏事,到底是为了不做坏事,还是不想连累整个村的人陪自己遭殃呢?所以日本人就很根深蒂固的有一种想法,觉得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要维护某个团体的人际关系的内部和谐,而不是那件行为本身在一个绝对普遍的道德准则上对或者是错。

    所以你看看就说到,“由于这种处罚方式太严酷了,所以在江户时代,不管村里的实际混乱情况如何,村民向大民(就是地方诸侯的官员),所描绘的必定是和平景象。这个恭敬的应酬话理念,是近代日本的另一个重要遗产,这是正视权威与实际权力之间关系的要素,也是日本人外在与内在现实相区别的要素。假如某人表面上严守规则并尊重权威,而且不会引发任何真正的骚乱,那么很可能这个人就平安无事,据说今日的日本人仍然如此”。

    这本书我觉得最好玩的地方,就是后面开始讲到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整个国家的彻底变化。在那个变化里面,他们编造了很多的神话,比如说今天日本人说日本这个很和谐,那个很好,其实很多都是在那个时候创作出来的虚构。

    比如说天皇,这本书反复强调,从古代以来日本的天皇就很少实际掌握政治权力,但是他具有道德上实际掌权者的合法权威的来源。也就是说日本走君主立宪似乎有个历史准备,从来天皇就有点像虚君,但尽管是虚的,他却有道德跟政治甚至宗教上的神圣意义。

    尤其在明治维新之后,你看看,当时日本的教育部门,教全部的日本年轻人、小孩子要学的是什么呢?他们说,“他们的国家是很特别的国家,天皇接受建国者的神谕,他不间断的加续,永远统治日本帝国,这是我们永远不改变的国体。基于这个大原则,全国人民团结成为一个大家国,并服从天皇的旨意,加强忠孝美德,这是我们国体的荣耀”。

    尤其值得今天中国人注意的是什么地方呢?这里面说到,他说,“日本人服侍天皇,按照当时教育部门的说法,不是责任,不是服从权威,而是内心的自然表现。跟西方国家不同,西方国家的公民是不同个人的集合,统治者与公民之间没有深厚的基础团结他们。然而日本的天皇跟他的臣民来自同样的本源,天皇与臣民的关系是父子关系,这个关系是一种自然的关系,不像西方统治者跟公民之间仅仅是契约的关系”。

    “日本人相信天人合一,相信和谐,所以明治时期最讲的是和谐。和谐是日本建国伟大成就的产品,最终的和谐是天皇跟臣民之间的和谐,和谐的极致是臣民为天皇牺牲生命。太过讲究个人权利跟自由那是西方的,那只会带来腐败”。

    而他们讲到最后,甚至是,为了要保障这种和谐的精神,甚至用它拯救世界,这是日本独特的模式跟道路。他们甚至认为,连同复兴的中国,也要把它包进这个和谐的范围,把这个和谐的精神推广到中国去,这就是战争前日本某些野心家的宣传所说的话,就是要讲和谐,讲到不顾一切,甚至亚洲都应该和谐起来。

    转自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