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谈谈饮食的常识问题
日本料理与中国不同的地方首先是实行的是完全的分食制,每个人自己一份,而这一份一般一定要全部吃完。不像中国人那样必须[盆盆有余]才体现菜肴的美味。真正的美味在日本是必须全部吃完才得以体现的,因此日本菜每种量都很少,遇上不喜欢吃的忍耐一下也可以过去,反正量不多,如果是喜欢吃的,当然有意犹未尽却只能作罢。日本料理不让你吃饱据说就是一种美,似乎比较符合中医忌讳饱食有害健康之说。因此我在很多场合的应酬时,还没与客户吃上就躲在厕所里往家打电话[今晚准备晚饭啊,要做的,别在超市买现成的给我吃]。
日本料理的分食制是每个人面前的一份都放在一个托盘里,托盘和碗杯器具多用方形漆器,我想这可能是深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方形器具现代中国的餐桌上几乎绝迹了,记得还是小时候在一些中国古代题材的连环画中可以看到方形的酒盅之类的。
如果是吃比较高级的日本料理,称为怀石料理或会席料理,那么上菜比较多,一个托盘放不下,一般是一个人面前一个小桌,这时你可以把后上的菜放在托盘外面,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及时撤去吃完的器具,使你不会感到私人空间的莙颇,因为日本料理不仅是料理本身,周到细腻的服务也是日本料理得一大特点。据说搬送料理出来的穿着和服的女子的姗姗细步也增添了很多料理的美味。所以我觉得这与日本料理的每一个菜中几乎都有些无法入嘴的草叶点缀物一样,日本料理追求的是神似,而不是单纯的形似。
日本料理作为一种文化已经超越了大多数中国人的[饱口福]的概念,把中国古代的琴棋书画的雅趣都淋漓尽致地融合在其中,因此对吃抱着信心而来的人,如果过多拘泥于吃得愉快那么肯定会大失所望。如果是为了综合体验东方文化的情趣,那么日本料理是超过了中国料理的。环境是现代人在饮食的同时追求心境的一种文化活动,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解决温饱的时代了。因此日本料理没有中华料理那种雄伟喧哗的大厅的嘈杂,宁静和雅趣演奏着上品的氛围,日本料理得环境大多由和纸灯光,山水流动的实物小布景,挂轴字画,三味弦等背景音乐作陪衬。因此一个模型水车,一角类似中国古代园林的摆设或盆景插花都为日本料理增添了一丝和风的情趣。